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感觉只有中国一脉相承?
中国,巴比伦,中原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感觉只有中国一脉相承?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原文明大约在8000年前很早就因学会了农耕从游牧演变为农耕文明(伏羲到神农氏探索演变),农耕的发展养活了更多人口逐步发展为确定性比较强的大部落,并不断将自己打造成为掌握话语权的中原文明,进而影响周边部落学习并接受自己的文化,就算后期在与周边的部落互相攻伐中被灭而文明得以延续,比如周代商,周原本也是商文明周边的蛮夷小部落,因不满商对大家的压迫而联合周边各部落灭了商建立周朝,但仍然沿用了商建立的早期封建邦国制文明,后又发展出以周制周礼乐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
在周与南方楚文明及北方游牧文明的对立中,周也一直将自己打造为强势话语权文明,尽管武力不足以威慑时仍以富庶璀璨的文化影响着北方游牧和南方楚文明,在互相的战争对立和和平交流中逐渐融合。
最终进入郡县制时代的秦,实际上也是周边上的野蛮部族学习中原文明并继承华夏文明后打破束缚创新强大后灭掉了周统一中国,楚人后又灭秦将楚文化真正融入了中原文明,到最后一个清朝,渔猎的满族又因学习了关内中原文化而作为跨界者取代明朝统一了更广阔的游牧(包含满回藏疆)和农耕汉文明,但其详细记载历史各种典籍的强势中原一脉主线文化并未改变被不断继承演变发展而来,即便今天的现代文明,我们也是经过融合了西方文化保留华夏主线后再次获得新生。
所以华夏文化一脉相承但经过了几次大融合包容并蓄发展而来,第一次裂变是8000-10000年前游牧变农耕逐步学会种植,火,发明早期记载文字等,第二次裂变是商周的封建礼制将封建文明发展到顶峰,第三次是融合南北文化秦汉的中央郡县制发展,第四次是融合北方游牧民族的隋唐文化教育改革,第五次是明清中央JQ巅峰后与西方现代文明碰撞融合发展至今又裂变伟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个文明他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的传承历史,都有他独到的地方,我不认为是中国文明先进于其他文明,所以他传承下来,恰恰因为他与其他文明的隔离造就他的生命力。也因为阻隔,我们的文明缺乏科学创造。也许是中国地理决定了我们的文明一脉相承,中国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荒漠,西边是高山,南边一半是大海,一半是崇山峻岭,地理的阻隔限制了文明的交流,这就是17世纪美国已经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还是大清的乾隆帝国,百姓依然被奴役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原因很多。首先从洪荒上古说起。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炎帝皇帝带领大家定鼎中原,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本就是一家人。
自古就有君父臣子之说。在这个大家族里面,只有一个家长。那就是天子。无论天子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他们都是天子的子民,因此有了天下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江河之所至,日月之所照,皆为朕的天下。
随着时代的演变。当天子纷封出去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自己的土地越来越少。最终国力不及周围的诸侯国时,狼烟漫天,群雄并起,身为一国之君,都认为自己有能力取代天子,吞并其他诸侯国,这个时候,各国的国君,心中所想乃是天下,利宾莫马,征战天下,从没有想过我要独立永远的独立。血流飘杵,白骨如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那至高的皇位。以及他能管辖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范围叫做天下。
所以从古至今。无论分裂了多少次,我们中华民族还是一家人。中间打过多少仗,都是兄弟间的争斗而已。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概念,那就是天下。天下是要归一统的。
在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文字。这就要提到伟大的秦始皇。他不但统一了天下,他还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不管时间上跨度是几千年,我们都能看得懂书上写的是什么,不管空间上跨越了几千里,说着各种方言,南腔北调各不同,我们所书写的文字都是同一个字,让优美的诗篇传遍大江南北,让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烙印在每一个人的血液里,这就是中国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字: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大一统思想。因为忠国、忠家、忠君、孝敬父母,以天下为己任,重礼仪,要面子。因为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落叶归根、崇尚祖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外斗完了,又内斗,一直让大脑处于活跃的竞争状态,不会变傻。因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秉承优势中华传统思想的历代仁人志士!那些留了洋,满脑子西方文明,据说有大本事的人救不了中国,只有没出过洋,深刻研究中华传统文明思想的人可以做到。
上一篇:如果女孩对男孩说,永远屈服于温柔,而你就是温柔本身,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