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电商现在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农村,农产品,问题农村电商现在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七发展模式问题。
一波又一波的电商热实际上是热了,电商投资电商投资看是什么?说白了是看模式。京东十多年不盈利,各路投资依然趋之若因,因为看中其模式。农村不是城市农产品,也不是工业品,现行的城市与工业品为主的电商模式,农村套用不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销路起不来,销量起不来,有效客户太少!方法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推广限制,快递运费限制,依我周边为例村里多是父辈爷辈在耕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种地不挣钱,我们本村十年前发展过苹果树可苹果卖不上价,还不如钟农作物,没几年都砍得差不多了。这几年国家退耕还林栽的核桃树也成才了,可核桃上门收购的才给2--4块钱一斤,村民们一算账还不如种地,核桃又不能长时间放,怕坏了,因为村里没有学校,导致为了小孩上学好多父母都在外租房子,可以说地里长了点东西都没法变现,这样村里人又少了,信息封闭,好歹现在网络发达,村民门玩手机看新闻能知道农产品的大致行情,可毕竟自个的地方又不是规模种植,没有批发商收货,只能等二道贩子上门收购。年轻人学着在网上买买农产品也是朋友圈发布一下,圈子就小,可以说你发布的产品在身边的人都不稀罕。有的借助马云的平台发布也是效果不大,运费就限制死了,没有大批量的业务,快递价格没有优惠,算下来产品还没有运费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工强农弱,品类失衡,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消费品下行差距大
农产品上行占比低,仅占农村网络零售额近20%左右;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流通总额比重不足1%,农产品触网率仍然很低,农产品批发市场仍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消费品下行占比高,如农村实物类产品如服装鞋包、家装家饰、食品保健等,农村服务类产品如在线旅游、在线餐饮等。
(二)东强西弱,物流配套不均,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农产品上行成本高
电商规模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强西弱格局;物流分布不均衡,在偏远地区,行政村/自然村配送网点仍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健全,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原产地冷链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由于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生产及农村居住分散的特征,单件产品快递配送从县城到村之间的成本费用远高于县城到大城市之间费用。
(三)农村人才匮乏,电商人才“难育、难引、难留”
农村人才匮乏,我国农业生产者文化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对于生产经营新理念的认知、接受相对缓慢,对于新技术应用能力较弱,大多数农业生产者自身条件很难满足电子商务对人才的要求。农村电商人才“难育、难引、难留”,不少专业、有能力的优秀电商人才更多倾向于留在城市发展,受工作环境与薪酬等多方面条件限制,不愿意来到农村发展,伴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将带来大量农村电商人才的缺口。
(四)农业生产经营高度分散,农产品质量控制难、标准化程度较低,难以达到农产品上行门槛
一方面,我国有2亿左右农业经营户,其中规模经营户不足400万个,农业生产高度分散与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增加了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和质量控制难度。另一方面,流通配套设施滞后,品控难度大。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和冷链运输率较低,而流通损耗较高,冷链脱节造成生鲜农产品从采摘到配送过程损耗过多,无形中提高了物流成本且很难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分散小农户由于缺乏质量相关认证及农产品生产很难统一标准,比较难达到大型电商平台准入条件。
(五)农村电商模式趋同,上行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建立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
农村电商模式趋同,主要以传统的农产品上行、消费品下行为主,以实物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居多,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电商平台较少,还没有充分挖掘农村电商的多业态、多功能,没有完全渗透农业全产业链;上行农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一区域同类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电商协同不够,很难实现同一农区的差别竞争、品牌提升,难实现优质优价。同时,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产业链前端与中后端处于分割状态,农户、规模大户、合作社+电商平台的利益联结机制未能建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电商,主要是快递费太高,农民想做电商必须要有大量的定单快递费才能降下来。比如说有的淘宝卖家几块钱的货就可以发货,而我我们起步价就在八元。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是快递费贵了。
上一篇:乘客乘车拒绝投票,公交司机拒绝发车,僵持不下时有人代投了票,该怎么评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