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宝宝“说话”越早越好,是真的吗?
宝宝,语言,孩子教宝宝“说话”越早越好,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之宝妈宝爸切勿拔苗助长,一切应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谢谢您看我的回答,如果您也对育儿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我会不定期的分享育儿知识以及健康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这样的,对宝宝大脑的开发起到刺激的作用。越早和宝宝说话,和他多交流,他收到的信息量越多,脑子里会有记忆,慢慢的启动他的语言中枢神经,大脑发育的才快,总之 多和宝宝说话,是有好处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跟孩子说话,孩子说话说的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教宝宝说话越早越好有一定的道理,耳濡目染这个词就很形象,我女儿大概在三个月时就经常放音乐给她听,对着她讲话,我认为这样会促进大脑语言发育。半岁左右就能清楚的喊妈妈。现在不到两岁经常可以说五到六个字的短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宝宝“说话”越早越好吗
我们都知道,宝宝出生5~6周后就开始发出声音,直到9个月左右的时候,他们才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叠词。于是,会有许多家长觉得,宝宝这么小,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我们不用天天跟Ta“说话”。爸爸妈妈可千万别小瞧了宝宝的能力,他们从能够听见声音开始,就已经开始了语言学习。
9个月之前,宝宝还不怎么会说话,但他们的小脑袋会处理他们听到的各类信息。随着月龄的增长,他们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来与成人互动。
9个月~2岁这个阶段,宝宝从会说单个的词语到慢慢学会说短语或者简单的句子,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简单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想法,比如“我要喝奶”、“要车车”等。
2岁以后,宝宝开始能够说出相对完整的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使用的句型越来越复杂、修饰词越来越多。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给予他们丰富的语言刺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多跟孩子说话
一项实验显示,家长可以通过对宝宝说更多的话来帮助他们增加语言积累。在宝宝会说话之前多和宝宝“交流”,能够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敏感性。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后,积极回应他们说的话,让他们明白,语言是交流感情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
平时,家长在跟宝宝说话时,可以跟随语言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家长在说“耳朵”这个词时,可以一边指着自己的耳朵,一边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词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另外,家长要尽量用缓慢、重复的、类似唱歌的语调与宝宝交流,这样更有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多给孩子听儿歌、童谣
在唱儿歌等亲子互动中,宝宝不仅能感受音乐,还能在听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成人是如何发音的。当宝宝接收了足够的语言信息后,他们就能模仿成人发出一些简单的音了。
在为宝宝选择音乐时,可以多选择一些短小、押韵、重复多的儿歌。这样的歌曲能更好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也更容易模仿和记忆,对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在美吉姆欢动课上,大部分歌曲、舞蹈、手偶表演等环节的歌曲都是押韵的,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小朋友接受到的语言信息。
使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
对于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学会说话没多久,家长会经常跟他们说“吃饭饭、洗手手”这样的叠词,来强化这些词语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
但是,等宝宝2~3岁之后,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减少叠词的使用,平时多给宝宝读绘本、讲故事,并引导宝宝也开始用规范化的语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引导、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表达
有研究表明,孩子能理解的词是他们表达出来的3倍。孩子能够记住的信息比我们想象中更多,因此,家长不要代替孩子进行表达,而是要学会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表达,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美吉姆艺术课上的小小画展环节,老师会通过启发式的提问,鼓励宝宝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进行分享,借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公众表达能力。家长与宝宝单独相处时也是如此,当宝宝不愿意开口说或不知道怎样说时,家长不要着急,给宝宝多一点理解和耐心,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表达自己。
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应遵循宝宝语言发展的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未来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