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糖尿病,并发症,可怕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具体地说,只要糖尿病患者能够达到或基本达到10项指标,那么,糖尿病就不了拍;相反,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7大症状中的一项或几项,那么,糖尿病就真的非常可怕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就一一来和大家伙儿聊一聊,这10项指标和7大症状,仅供参考。
达到10项指标,糖尿病就不可怕
根据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如果你得了糖尿病,只要以下10项指标能够达标或者经过医生评估后,认为基本达标,那么,即使得了糖尿病,也不可怕。
1.空腹血糖在4.4-7.0mmol/L
2.非空腹血糖 ≤10.0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
4.血压<130/80mmHg
5.1.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mmol/L
5.2.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mmol/L
6.甘油三酯 <1.7mmol/L
7.1.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6mmol/L
7.2.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8mmol/L
8.体质指数(BMI) <24kg/m2
9.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30mg/g
10.主要有氧活动 ≥150分钟/周。
出现7大症状,糖尿病就非常可怕
同样,根据201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如果你得了糖尿病,并出现了以下7大症状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经过医生评估后,认为你出现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那么,你的糖尿病,就会变得非常可怕了。
1.出现了“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甚至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或者急腹症状。
2.出现了眼部病变:如出现了视网膜血管病变,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或者发生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的机会也明显增高。
3.出现了足部病变:如足部受伤后伤口难于愈合,出现伤口感染和溃疡症状,甚至发生全身感染和骨髓炎等,导致截肢。
4.出现了心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较快,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
5.出现了肾脏病变:如发生了糖尿病肾病,甚至发展到肾病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
6.出现了神经病变:如出现了多发性的神经炎,产生肢端感觉异常,感觉过敏、刺痛、灼热感、袜套样的感觉。
7.出现了感染病变:如反复发作的肾盂肾炎、膀胱炎,疖、痈等皮肤化脓感染以及足癣、体癣等真菌感染等。
预防糖尿病,关键是三步
综上所述,得了糖尿病,可怕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能否稳定血糖,控制住病情,不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
那么,对于还没有得糖尿病的健康人来说,要预防糖尿病,关键还是3大步。
第一步:控制摄入能量。做到食物进出平衡,即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基本平衡。
第二步:控制膳食结构。做到清淡饮食,远离肥甘厚腻、辛辣刺激、腌熏炸烤食物;亲近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
第三步:适当运动锻炼。有氧运动,每周3-5天,每次不少于30-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消耗能量不少于300千卡。
检验的结果是:远离肥胖与超重,体质指数(BMI) <24kg/m2;没有腹型肥胖。
总结:糖尿病可怕不可怕,关键是看血糖稳定,病情控制,是否出现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人,10项指标达标或基本达标,那么就不可怕;
如果糖尿病人,出现7大症状中的1项或几项,那么,就非常可怕;
预防糖尿病,关键是三步,结果是控制肥胖与超重。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你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特别提醒:本文仅供参考,应用需遵医嘱;评论区中推荐的用药,均需谨慎试用,切勿打款购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家属院里70多岁的张阿姨,最近可是“遭了罪\"。原来,张阿姨患有糖尿病,已经几十年的病程了,如今都已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到了尿毒症的阶段。她全身瘙痒,痒得难以忍受,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觉。全身的皮肤,都被她抓挠得流了血,最后,都结了血痂。 “我都不想活了”,每次瘙痒发作起来,张阿姨都忍不住嘟囊着。“糖尿病真可怕,\"张阿姨不止一次感慨地说……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社会的高发病。据资料表明,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一个多亿。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
糖尿病可怕不可怕?业界有这样一句“名言”----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说它不可怕,是说患了糖尿病,尤其是早期,也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不影响吃,不影响喝。
说它可怕,是说它的并发症很多,后果严重。哪一个并发症出现了,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视力下降,最严重的结局就是失明。失明多可怕呀,看不见东西,五彩缤纷的世界都成了一片黑暗,影响生活质量啊,走路也不方便,干啥都不方便。如果一个失明的人还能完全做到自理,那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比如糖尿病肾病,发展到最后,那就是尿毒症。尿毒症了,怎么办?以现在的医疗手段,一般都是做透析。透析,有两种,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哪一种也免不了受罪啊:腹膜透析的话,要从腹部“下\"个管,都是手术把管“埋”好,以后呢,每天换3~4次的透析液,就像每天都吃饭一样,从不间断。更换透析液也是一种无菌操作,需要培训,需要学习才能掌握。
血液透析自己操作不了,需要到医院,每周2~3次,因此也就成了医院的“常客”。做血液透析,也是得事先“埋管”,或是建个动静脉瘘,都是一种有创的操作。
再比如糖尿病足,也很痛苦,伤口经久不愈,脚趾头发黑、坏死,最后不得不靠截肢来保证生命的安全。
再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刺痛,感觉减退,虽然这些症状,算不上难以忍受,但严重的时候,脚丫子扎进了钉子都不知道,都没有知觉,这样的情况,想一想都觉着可怕……(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自考本科学历社会认可度高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