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做到平淡如水,坦然面对,放下一切欲望?
欲望,自己的,的人怎样做到平淡如水,坦然面对,放下一切欲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做到平淡如水,坦然面对,放下一切欲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很多人想做到平淡如水,真正的没有几个人做到,其实真的不是易事,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缠着、烦着、忙着。而不一样的环境会生出不一样的心境,便也缔造了不一样的心情。生命中有了欲望,便会有所求,有所求,便会有得到和欲求不满。
我们在世俗中生活,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衣食住行是最为基本的必需,也成了人们相互攀比的来源,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生活攀比,造成了羡慕嫉妒恨,也刺激了人们想过好日子的兴致。人的欲望是可怕的, 人性总是贪婪的, 在这现实的社会里,人性的贪婪总会被伪装得很好,或许有时候伪装得太好,连自己都骗过了。我们要的是适度的欲望,不强求,不攀比,真正做到知足常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欲望和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而不是去盲目攀比,甚至去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活中放下了名与利,就是解脱了欲望的束缚,放下了感情的对与错,就是解脱了爱情的纠缠,你放下了好与坏,是与非,就是解脱了人与人之间的恩怨,你放下了成功失败,就解脱了人生的执着。人生真能放过自己,就不会有痛苦不快失意萦怀,人生真能放过自己,才会心安理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念宽,万物都多余。以多年以后的姿态,看现在的一切。是不是想开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保持内心的平静很容易,但要长久保持却不容易。人常说,哀莫过于心死。当一个人在非常绝望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平静的,因为绝望代表着绝境,就是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掉的时候,反而极其平静。这是一种物极必反的心态,这个时候生命里没有了名利输赢,只有“空”。很多人就是这个时候幡然醒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从而看空一切。这类人要么永久保持内心的宁静,要么心中充满怨恨。还有一类人,本性就平淡,这类人的内心一定是平静的。因为他们对自己异常了解,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的个性及能力使自己能够过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他们会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遇事基本都是冷静的,他们非常低调,甚至不会让人察觉他们的存在。
我们都想保持内心的平静,想和做是两码事,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受到外界的各种诱惑,比如名利。很多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动摇自己的想法,这是受生活品质的影响而动的心念。只有努力提高生活品质,培养一些适合自己的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生活其实很简单,除了吃饱饭,穿暖衣,其次就是一杯茶,一本书,一张床,如今这些都满足了,其他都是附属品,可有可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看清楚了,想明白了也许欲望就没有那么强了,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我想内心平静和控制欲望是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追求的人生目标,可无论是来自环境还是个人的条件都让这两个目标变得非常难以达到。对于个体而言,想要达到这样的两个目标,需要这样的几个条件,希望通过我的解答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相对可控和不可控的变量。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个体而言,参与社会活动是必然的,但同时,社会活动中的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给人们带来了心理波动的巨大变量,例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其他意外因素。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几乎都是不可控的,我们唯一相对可控的就是自身,所以,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是我们想要达到目标最有利的因素。
在我个人的认识和经历当中,关于内心平静有两个关键词:内省和宣泄。
古人云:“一日三省”,我认为,省的意义在于接受和重新认识,而不仅仅只是自我批判。所以,当我们遇到人际、工作、家庭关系等问题的阻碍时,我们需要从更多的角度来去分析自身应该如果去做,如果一味地将问题归结于外界,内心平静等于虚妄。
举个例子:因为工作被领导批评了,有两种认知,一种就是思考自身的问题所在,考虑如何在工作中精进以及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种则是怨天尤人、抱怨不已。
也许现实更为复杂,但是,我们在这种时候,应该抛开负面情绪而去思考问题的本质。
这是追求内心平静的核心要素。
说到欲望,当今人们最难以克服的就是对于物质的欲望。“我想要更好的手机”、“我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等等。
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必然知道如果仅靠自身,这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上的积累。而对于现代很多人来说,通过臆想来获取欲望的满足感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但回到现实中来时才发现自身的无所作为、环境的不公等等因素根本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在这个时候,各种负面情绪随之而来,自我认知的缺失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所以,有两条路来控制欲望:1、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基础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2、设定目标,付出行动来实现欲望,其根本可能还在于认知水平的高低。
上一篇:求助:spss用因子分析法,怎么得到因子得分和排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