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写《山居秋暝》描写的景象?
山居,渔舟,王孙怎样写《山居秋暝》描写的景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怎样写《山居秋暝》描写的景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秋状之惨肃,容清而月明。其氣冽而寒骨,萧條山林之寂寥,草枯花衰叶脱色变。菊竹争茂而為榮,松柏後凋以高譽,泉流清之山谷,滑石穿矶,士游恋而忘途。塘影倒荷残以自傲,出尘拨污而不染,雁陣列飛,陽歸陰退,梅竹以待春華之始,四時轉移,春芽,夏荫,秋残,冬零,人為情境而喜郁而杂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居秋暝》
终南秋雨初放晴,
冷月映松溪淙流。
荡竹轻唱归浣女,
莲舟风光王孙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野村居桃源洞开之处,阡陌交通茅舍竹篱,清晨,山谷里传来几声鸡鸣犬吠,青石巷中传来吆喝声,棉布蓝衣斜襟盘簪的阿婆,竹篮里一根根细线,串起了一朵朵杏花雨,诗意满江南…听暮鼓晨钟里的天籁梵音,落霞醉晚烟,聆听黄昏悠曲,幽居古巷,炊烟袅袅,谁家的锅铲在翻炒着清香?却被疲惫的夜归人闻去了,便觉饥肠辘辘,回家的步履更加急切了,聆听夜半清风,茂林草丛,秋虫在唧唧啾啾,一捧月色凉如水,合欢树下寂万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全诗如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这首诗是描写——雨后秋山的夜景。我认为作者是从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竹下浣女,莲间渔舟这些景物,来描写秋山中的夜景的。诗人这样描写,使新雨后的秋山夜景,显得格外清幽而迷人,性好恬静的诗人,自然是乐于居留其中的。
诗人用毫无雕饰,浑然天成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副淡雅,清幽的新雨后的秋山图!他”诗中有画”的特色,于此诗可见一斑。如我这等俗人,每读此诗时,忍不住也会向往,并沉醉在这首诗描绘的优美,迷人的秋山美景之中——而不知归路!难怪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步瀛评此诗说:“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这是我对此诗描写景的个见。
感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场雨水一阵凉,恰在傍晚时,秋意更浓郁。经历秋雨洗礼的群山,雾散云开,清新诱人又不忍归去。留不住半边天红透的黄昏,日落月现。明亮的月光穿过松隙间,斑驳杂影,无限遐思萦绕心海。耳边传来清泉从石上淙淙流淌的哗哗声,犹如一清弦,弹奏着美极的琴音,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微风习习,竹影摇曳,片片竹叶似乎拍拍手的喧哗声,引来了睌归洗衣女的欢声笑语;也许是洗衣女的欢笑声感染了竹叶,引起了竹叶喧哗吵闹。只见荷莲动荡不已,却是扁舟顺水而出。一条溪水一扁舟,一眼望穿一秋水。这情这景美不胜收,总使我想抛却红尘愁,永远住在如诗画卷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述《山居秋暝》一诗中描写的景象
《山居秋暝》是著名诗人王维最有名的七律诗之一。
因为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幅山村田园清幽的秋景,写出了人们神态从容,与美好的大自然相融不孛,所以深受世人喜爱。它不同于诗人林逋“植梅放鹤”的清高自适,却与五柳先生的“桃花源”意气相近。故而,诗中描述的场景是众多名士期盼之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人在首联描写了秋雨过后的青山,空气宜人,并无世俗烦杂。空灵的神韵,就像空中之音在人们脑海中萦绕。确不失“诗佛”之传。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好。水中之月的意相,让秋天的山水更加诗意。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却有镜中之花的神韵。竹林归来,无拘的浣女,与勤劳质朴的渔哥浑然天成,描成了一幅山村日常的美妙画景。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更是发自内心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渴望清心寡欲的人间仙境。
这首诗的美妙画景,于我有种启示:美好的生活,并不是只有丰衣足食、百千家业及花红柳绿的“春天”,还有更为人们渴求宁静、淡远的“秋景”。
上一篇:你认为自行车坐垫对于骑行的舒适度影响大不大?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