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子内部是空的,如果把原子内部填满,地球能有多大?为何?
原子,原子核,质子原子内部是空的,如果把原子内部填满,地球能有多大?为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子内部是空的,如果把原子内部填满,地球能有多大?为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它不可分割,并且是实心的。直到19世纪初,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Rutherford)才使人们彻底地改变了这一认知,他通过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清楚地告诉了我们,原子其实是空心的。
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又进一步发现,原子的内部不但是空的,而且还空得离谱,甚至可以说原子内99.9999%以上都是空的。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原子内的空旷程度,我们可以拿氢原子来举例说明。
氢原子是宇宙中最简单的原子,原子半径约为0.037纳米(3.7 x 10^-9 厘米),它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半径大约为 8.4 x 10^-14 厘米,可以看到,氢原子的半径大约是其原子核半径的4.4万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讲吧,假如把氢原子放大到鸟巢那么大,那么它的原子核就是一个半径大约0.4厘米的小不点,其体积比一只普通的蚂蚁还要小一些。
除了原子核以外,氢原子还有一个电子。关于电子的大小,由于观测水平的限制,目前我们还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在相关理论中,电子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没有体积的“点粒子”,而在相关实验中,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电子的半径是不大于10^-16厘米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电子的体积应该是远远小于原子核的,如果把原子核比作蚂蚁,那么电子很可能只有一粒尘埃那么大。想象一下,在一个鸟巢那么大的空间里,除了在它的中心有一只蚂蚁之外,就只有一粒尘埃在这个巨大的空间里随机出现了,原子的空旷程度可想而知。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地球也是由数量众多的原子构成,既然原子内部是空的,如果把原子内部填满,地球能有多大?
这个问题看上去比较复杂,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在宇宙中,当一颗恒星耗尽了自己的“燃料”之后,就会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向内坍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这颗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其自身的重力就会将其核心的原子全部压碎,并最终形成一种密度极高的天体——中子星。
在中子星内,所有的质子、中子和电子都被挤压在一起(质子和电子一起形成了中子),显而易见的,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把原子内部填满)。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出当地球压缩成中子星密度时的体积,就可以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根据公式“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将地球的质量(5.965 x 10^27)克,以及中子星的密度(这里取中子星的理论最高密度 2 x 10^15 克/立方厘米)代入公式,经过计算后我们得出,假如去掉地球所有原子内部的空间,地球的体积大约为 2.98 x 10^12 立方厘米。
这个数字可能还不太直观,我们再将其换算一下:假如地球在这种状态下是一个球体,那么它的半径仅仅只有大约89米。(注:为了简单直观,本文引用的数据仅为近似值)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穷小,或者说奇点。首先要搞清楚用什么填,可能有人说用原子核,那么,原子核就是实心的吗?也不是。实际上原子核的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的夸子级,其内部结构中绝大部分还是空间,不然的话就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原理。原子核内部的质子中子,我们是看不到的,用仪器也看不到,夸子及胶子,只是根据质子中子的一些性质,对其内部结构的一种推断,夸子可能有实体对应,但是胶子只能代表实体间的一种结合力——强作用力。质子中子内部具体的运动形式我们无法知道,但是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原理,其质子中子以及下一级的夸子的内部必定存在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能够存在的前提。那么,夸子的下一级物质实体是什么?我们更无法去考证,有科学家提出了超弦理论,认为一切物质、微观粒子都是由超弦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那么,超弦是按照自身的能量在空间不停地蠕动的,说明超弦内部还是有结构的,而结构是物质在空间中的不同排列的结果,有内部结构,有内部空间,说明超弦也不是脱离空间的真正实体。没有真正的实体,用带有空间的实体去填空间,是填不满的,仍然内部会存在着空间的。(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么来说吧,一般一般原子的直径数量级在10^-10m,而原子核的直径数量级在10^-15m,原子核外是围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转的电子,而电子相对于原子核而言是很小的。
电子的直径数量级在10^-22m,可见在一个原子中,电子的体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原子核的体积是电子体积的上百万倍,不过呢,原子核在整个原子面前还是显得很小的,毕竟原子的直径是原子核直径的1万倍。1万倍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这么来说吧,假设原子为一个直径为1米的球体,那么原子核的直径就是0.01mm,连一粒灰尘都比不上。
如果原子有地球这么大的话,地球的直径大约为1.2万千米,那么原子核的直径是一个120米的球体,实在是很微不足道吧。所以说啊,原子的内部空间是很广阔的,原子在原子核的中是很孤零零的存在,按道理说,这么大的空间,应该可以塞得下更多的原子,可是实际上原子核都是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又是排斥的,所以这才导致了原子内部如此空旷。
有人说,如果原子的内部空间可以被填满的话,那么地球能有多大呢?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内部是有很多的空隙的,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将原子的内部空间都给填满的话,地球的体积就会变小很多。那么地球的到底会变得多么小呢?先简单计算一下,就假设原子核的直径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那么原子核的体积就是原子体积的亿分之一了。所以如果原子空间全部被填满的话,地球的直径会变得只有120米,当然了。这只是粗略的计算罢了,实际上每个原子的体积都是不一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