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对待父母是真的孝敬?
父母,子女,老人如何对待父母是真的孝敬?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孝顺就是怀着一棵感恩之心,对生你养你的人用心回报,百善孝为先,您养我小,我养您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子女力所能及的时间、精力和经济基础上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中的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曾经说过:“色难!有事,弟子付起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不以为孝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事情的时候孩子们能跑前跑后地为老人去做;有了好吃的东西,孩子们也会敬献给父母吃,这难道说不是孝顺吗?最难做到的就是长期给父母好脸色看。
其实,平时对父母尊重,善待父母就是孝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大多数的年轻人都知道尊敬老人,那时候,虽然物质上没现在丰富,但都能听父母的话,有口好吃的,也是第一时间送给老人尝尝。如果老人有了病,子女们也会轮流照顾。谁家要是不孝顺父母,孩子找对象就会非常困难,那时候注重的就是人品。
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父母尊重,给父母说话态度好一些,对父母生活上照顾,父母有病时拿钱看病,这就是孝顺。
如果父母活着不孝,人去世后哭得呼天抢地,这不算孝顺,这是做给人看的。
我们讲究的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孝顺,我们对那种“假孝”嗤之以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孝是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但是有句话:上慈下孝,父母付出慈爱,儿女才会孝顺,这点也是我该学习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纲五常里有这么一句话:父为子纲。父亲说什么做什么都对的,如果儿子不顺从父亲的意愿,就是不孝顺,反之就是孝顺。
大家看过电视连续剧〈挺好的〉,剧情里苏明哲,就是典型的孝顺儿子的代表。
我个人认为孝顺,就是迷失自我。作为儿女一味的顺着父母的意志,以父母的意志转移而转移,这样不但害了父母,而且遗害自己的家庭,其结果你是孝顺不下去的。打个比方,父母是个赌棍,啥事都不做,成天打麻将赌博,每赌必输,要你拿钱给他们还赌债,一万、八千你承受得起,十万、八万、你还承受得起吗?如果你不给他们还赌债,你就是不孝顺的儿女。
因此对父母只能讲孝心,不能讲孝顺。孝心是有范围的,孝顺是盲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的含义有很多,从经济到精神都有。但现代孝顺并不等于就是买些东西,吃顿饭之类,更需要的是发自内心对父母的关爱。也许只是帮老人梳梳头,或许只是捏捏父母的肩,甚至只是一声问候,但这份心意会让父母和子女都共同感动,有心便好。
现在的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赡养。生活条件好了,经济不愁了,以前看到子女拿点钱带点东西回来总觉得开心的感觉也不复存在。宁可只是看看孩子有没有胖了瘦了,心甘情愿为他做顿饭,这些都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来自心理的这种感受会更持久,也更真实。
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对子女的需要,直到今年我的儿子去读了寄宿制中学,我的心里一下子失落了许多,我才明白父母对于我一定也有这样的失落。我们总是沉浸在“忙、忙、忙”的生活中,却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我们需要的不是再多的金钱、再多的世人认可,其实仅仅只是家人的那一个会心微笑而已。当把父母摆到和孩子一样的位子上时,来自父母的会心微笑也会给你带来愉悦。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也不再为经济状况烦恼,因此赡养方式无疑要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常会提到时间、竞争、选择这些生活模式,这将会影响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实现代中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已经有所变化,不再完全受传统束缚,尤其在49年后妇女走出家庭、家庭革命等以后。
在商品社会中,这种关系的变化显得更为剧烈,这就要求我们调整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基本的物质需求都能够满足的时候,人们的追求也就更多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出现了,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现代社会的标志是理性化,不论是社会安排还是人际交往,利益最大化成为理性选择,而亲情做不到理性化。即使你说,可以把父母放到养老院,有人照顾起居饮食,还有医疗上的保障,但人是一种感情动物,这种理性的安排中仍然会有感性成分出现。
上一篇:自由行越南,路线怎么走最省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