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又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垃圾,都是,古代古人又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那么古代的京城以及一些大都市又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呢?
首先要说的是,别以为古人都是不爱清洁、愚昧无知的,古人不但热爱环境,热爱生活,而且非常重视环境卫生,许多朝代都有明文立法来治理环境卫生的。说到古人治理环境卫生干净这一点上,清朝康熙年间一位沙俄使节叫做尼斯米列斯库的,写的《中国漫记》里记载着这样的一句话:
任何不屑一顾的废物,他们都不忍遗弃,一小块皮革、各种骨头、羽毛、畜毛,他们都着意收藏。畜粪也要收集起来,然后巧妙加工,制成有用物品。
古人处理垃圾也很科学,大抵上采用深埋、焚烧、回收等模式,而且还有人因为收集人类排泄物赚了上百万呢。
唐朝时期就有一个叫做裴明礼的,他就专门从事人类排泄物的收集贮存转卖工作。由于勤奋再加上聪明,在排泄物转卖给农民的事情上竟然赚了上百万之多。
这事记载在唐朝的《太平广记》之中:
……河东人裴明礼,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巨万。
宋朝时期也有类似的职业,在《梦梁录》之中记载着这样的一段文字:
人家甘泔浆,自有日掠者来讨去。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用马桶,每日自有出粪人瀽去,谓之倾脚头。
原来宋朝的杭州每家每户连卫生间都没有设立,每天用马桶装了倾脚头收去了。
3、那么古代垃圾是从什么时候立法管理的呢?
我国的垃圾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韩非子》中就记载着: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
这个“刑”就是法律处置的意思,这里的“灰”就是指垃圾。又有唐朝的《唐律疏议》之中记载:
“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实际上我国从周代开始就有专门关于垃圾治理的有着法律条文。古代都市对于下水道的设置已经非常科学,相当接近现代的下水道水平。比如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河南睢阳就出土了用陶瓷制成的下水道管道,而且至今还有排水的功能。
总之我国古代的垃圾处理非常科学,我们的古人既干净又聪明。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我们还是来讲几个故事吧。
其实商朝就开始关注环境卫生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
殷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足,不亦重乎?
此问题一提出,让我们看到商朝多么注重环境卫生,你扔了垃圾,那好,断手断脚。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孔子也是这么想的。
“此治之道也:夫弃灰于道必掩人…虽刑之可也。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不弃灰于道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
重罚你,都不愿意,那么,你不扔不就行了吗,这不是随手就能做到的呀。
商代的市政设施也有了。下图是商代后期安阳殷墟陶制下水管道,这是用来排除污水和雨水的。说到下水道,也有排水不畅的时候,引起内涝。那是隋朝的《隋书》记载,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垃圾和粪便污染严重,就导致了 " 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
周代有了管理卫生的官员。既然对卫生的明文规定,就要有法必依,就要有卫生督查的人。那这个官叫条郎氏。
《周礼 秋官》记载,“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可以看出,条狼士,就是管理环境,维持秩序的。而清代的顾炎武考证说,
" 古之王者,于国中之道路则有条狼氏,涤除道上之狼扈,而使之洁清。"
这让我们看到了法家的影子。这在秦代得到了贯彻。
《史记·李斯传》故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汉书·五行志》也提到,秦连坐法,弃灰者黥。
一方面反映出法家的严刑峻法,《史记》评论说,
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彼唯明主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
我们再看唐代,《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我们可以看到相比秦朝就宽松了很多,打六十大板就可以了。如果是倒水,那是免于处罚的。但是对于官员有了规定,如果不作为,那要一并处罚。
在唐代,出现了个人收垃圾的。《朝野佥载》:" 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太平广记》:" 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垃圾
也能致富。
而到了宋代,城市管理更加完善。并且从此以后,管理越发完备。先说唐代的出现了街道司,也有了类似现在的环卫工人。有500余人。而且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公主出降,亦设仪仗行幕、步障水路。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係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而《宋史·职官志五》更记载了街道司的情况。“街道司,掌辖治道路人兵,若车驾行幸,则前修治,有积水则疏导之。” 而到了明代,设置都水监,管理街道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是如何处理垃圾的,我们还是来讲几个故事吧。
其实商朝就开始关注环境卫生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
殷法,弃灰于道者断手足,不亦重乎?
此问题一提出,让我们看到商朝多么注重环境卫生,你扔了垃圾,那好,断手断脚。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孔子也是这么想的。
“此治之道也:夫弃灰于道必掩人…虽刑之可也。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不弃灰于道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也”
上一篇:情感咨询到底有帮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