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还记得自己离家时候的样子吗?当时的诺言现在有没有兑现呢?
自己的,父母,我的还记得自己离家时候的样子吗?当时的诺言现在有没有兑现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记得是17岁的时候离家求学,当年可谓是无忧无虑,意气风发,只想着学有所成,报效国家,报答父母。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离家求学的初中,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努力实现当年的诺言。可以这么说,这一辈子,我做事无愧于心,做人无愧于心,只是苦了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多年前读书时 我感觉站在世界的中心 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去到国际机场 我TM就是个屁 从此以后安下心来 哪也没有去 勤勤恳恳工作 脚踏实地做人 到了中年也有了自己一方天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离开家的时候初为人妇,总以为父母终于等到子女长大成人,了却一桩心愿,可以多一些清闲,而事实上是他们少了一份陪伴。
每个在外子女的心愿都希望父母过得好,身体好,心情好,少操点心。
希望自己事业发展的好,有能力让父母过得更好,让他们因为自己引以为傲,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刚结婚,就怀孕了,从怀孕到生孩子,带宝宝,忙的不亦乐乎,还要让妈妈抽时间来照顾我,给我帮忙。
然而这个小生命的到来让我们累并幸福着,爸妈看到她别提多高兴了,也是我见过他们最开心的样子。
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健康的妈妈忽然晕倒,永远离开了我们。子欲养而亲不待,操劳了一辈子的妈妈,还没有等到我们的报答,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孩子大一点,又开始忙工作的事情,自己一个人打理一个婚纱店,爸爸怕我累,经常趁中午休息时间过来给我帮忙。
跟老公吵架离婚了,让爸爸跟着我一起费心。
孩子跟着爸爸到了南方,爸爸很少见一次面。
后来又复婚了,离开了北方,到了南方,距离爸爸一千多公里,生了二胎,自己都忙不过来,完全顾不上去看爸爸,陪爸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的伟大和付出,无法衡量,谁又真的能报答。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有些我们无法跨越的距离,让我们有心无力。
只有激励自己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离愿望更近。
祝愿天下父母安康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概现在老了吧!常常想起离家时的情景 踏着秋天的晨露出发 来到千里之外的异乡 还记得以前看着傍晚高楼里的万家灯火猜想别人晚餐的场景 奢望有一天自己能坐在里面一生知足了!经历了很多年的无奈和迷惘 最终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员并小有成就 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得到的那么快乐 反倒常常怀念誓死也要离开的穷乡!可能真的是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自己离家闯荡后,经过时间的洗礼,回家时肯定是不一样的模样。
不敢像汉高祖衣锦还乡时,兴之所至得一首《大风歌》。但是起码会有所不同,按照最鸡汤的说法,最起码是一个更好的自己。
就那工作来说,我们可能会瞧不起父母为了一份不起眼的工作,战战兢兢,任劳任怨,觉得自己以后一定会赚开心钱,不赚受气钱。
但是当我们自己真正扛起生活时,承担一个家庭所有的开销时,我们就会发现,生活残酷的地方在于,即使你拼尽全力,可能也敌不过生活的重压。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会有看看父母过去养家的情况,会不会更加感激一些?
我记得我一个朋友讲过,她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初三毕业那年,要参加毕业旅行,一定要父母出三百元钱。最后,她的父亲满足她了,但是那三百元钱是父亲借了三个晚上才借到的。
毕业旅行她玩得很开心。成年后,她想起来这件事情,却愧疚非常。
拿家庭来说,我忽然发现,成年后的我们和父母,越来越像。我父亲不屑于单位争斗,宁可做一个边缘人,却喜欢看书写字,怡然自得。
我小时候觉得我很讨厌父亲那种不争的模样。但是参加工作后,被单位人事斗争搞得头破血流,我也寄情于阅读和写作时,我忽然明白了他当年的心境和选择。
我记得我妹妹对表姐说,姐姐我生孩子后,一定不要过你这样的日子。结婚前爱美爱玩的姐姐说了一句:“等你生了孩子之后,再来和我说这句话。”
生了孩子后的表姐,一个人带娃,一个人看店,外表上讲究自然美,和过去光芒四射妆容精致的她,的确有很大不同。
我们年轻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很多美好的诺言,许下给未来的自己。但是,生活的真谛在于,但你明白生活以后,你才明白当时的允诺如天边浮云,是你可望却不可及的东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