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百香果病毒病该怎样防治?
病毒,蚜虫,百香果百香果病毒病该怎样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百香果病毒病该怎样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百香果的病毒病主要有一下几种。
1,木质化病毒病的防治—— 在热带地区,百香果的木质化病毒病尤为常见,百香果感染木质化病毒后,植株矮小,叶片变浅,果实小而硬,若果园虫害严重,很容易感染木质化病毒害。因病害主要靠蚜虫传播,在百香果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精细管理,合理施肥,合理浇水,提高百香果植株的抗虫抗病能力。
2) 要注意园林的通风透气,及时修剪百香的果多余枝丫,及时清理病源,遏止病源传播。
3)药物喷治,适宜浓度的氧化乐果可以及时对蚜虫进行防治,减少木质化病毒病的传播途径。
2,花叶病毒病的防治——百香果花叶病毒病的感染方式与木质化病毒病一样,接触、嫁接、蚜虫等都是病毒的传播途径。对于此种病毒病的防治,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发现染病植株要及时烧毁,阻断植株间病毒传播。
2)在病毒传播区域,禁止连作,百香果中间不种中间寄主类植物。
3,黄花叶病毒病——在秋季的时候,百香果很容易感染黄花叶病毒,一般会出现叶片发黄,畸形卷曲,没有新芽,没有新叶。百香果感染了此种病毒后,花朵与果实会变异,甚至于没有果实和花朵,严重影响了百香果的数量与质量。因此,黄花叶病毒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秋季到来,要定时对百香果的植株进行检查,且发现百香果出现感染黄花叶病毒病的症状时,要及时进行药物喷洒。药物可选择菇类蛋白多糖、辛菌胺乙酸盐、噻虫唛混合液和芸薹素等。茎叶都要均匀喷洒,直至药水往下滴。1~ 2周喷洒1次,同样方法喷洒2 ~3次,半天内遇到下雨应该重新喷洒。
4,最后还要说的是百香果的种植对于土壤没有特殊的要求,温暖的气候、适宜的光照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同时,百香果多样的繁殖方式使其在不同季节都可以进行繁殖,适宜的种植密度与合理的修剪可以使果树健康生长。在百香果生长的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黄花叶病毒病、白粉病、木质化病毒病、花叶病毒病以及茎基腐病等。常见的虫害主要有一些地下害虫、蓟马、咖啡木盍蛾等。对于不同的病虫害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理,但是总体有一个方针,就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种植户需要定时对百花果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找到应对措施,提高百花果的种植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百香果病毒防治方法有,
1、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地留种。并在下种前可进行拌种,以保温、保湿、隔离病菌感染、保护幼苗茁壮成长。
2、合理密植,及时调整枝条,采用篱形架、棚形架式搭架,保持园内通风透光度,在雨季做好排水工作,土壤板结的地块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地力旺300-500倍灌根进行缓解,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根系环境。
3、在雨季及病害高发期前做好预防工作,及时用靓果安300倍进行喷雾,可以添加1-2次沃丰素600倍,在生理落果期及果实生长期可复配大蒜油1000倍进行喷雾。采果后及树体萌芽前,及时用溃腐灵+有机硅进行全园喷雾,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4、清洁田园病残体,集中烧毁,及时耕翻土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香果病毒病是百香果常见的一类病害,目前其种类已达20多种,常常导致百香果品质及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收益。本文为大家总结了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发病症状:
叶片表现特征大致有以下3种类型:
(1)凹凸不平型。出现浓淡黄色斑纹,叶片收缩成畸形,叶形歪曲,表面凹凸不平;
(2)增厚型。出现浓淡黄色斑点,叶变厚,革质粗硬;
(3)卷叶型。出现浓淡黄色斑纹,叶片边缘以主脉为中心向内卷曲,叶柄成锐角着生。果实表现为果小且畸形,硬化,果皮厚,果腔缩小。
发病规律:
病菌可在茄科类、烟草、马铃薯等作物上交叉感染,在病原体上越冬。靠昆虫和带病苗木进行远距离传播,主要是蚜虫传播。管理粗放、虫害发生较多的果园,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选用无病种苗,定植前土壤消毒,病毒易发地区,建议一年一种。
②尽量避免套种,特别不要与茄科、瓜类套种,极易诱发病毒病。
③幼苗期发现时病毒病或疑似病毒病时,果断拔除,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④加强栽培管理,通过合理施肥、养护根系,可于生长期淋喷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来提升其抗病抗逆能力。
⑤防治蚜虫、粉虱、螨害等传毒媒介,蚜虫可用高氯+噻虫嗪/吡虫啉;螨害可用螺螨酯、乙螨唑、四螨嗪、乙唑螨腈等。
⑥枝条修剪时,要注意剪刀消毒,降低植株之间相互传染。
⑦结果中晚期发病,通过喷施盐酸吗啉胍+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暂时缓解病情,待收果后再作销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治措施
①培育无病毒苗术;②消灭传染媒介蚜虫(桃蚜、棉蚜、玉米蚜等),清除病叶、病株;③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抵抗力;④果园附近不种香蕉或各种瓜类或茄果类蔬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