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过时吗?
文章,千古,得失“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过时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过时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杜甫《偶题》中的头两句。意思是指文章是传之千古的事业,而其中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里知道。这表达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带有总结性质。上句“千古事”是指流传久远、关系重大,如同曹丕说的“文章经国大业,不朽之盛事”。下句“寸心知”是说对于文章,作者本人的理解感知最为明白。这两句诗虽以议论入诗,但对仗工整,语言高度概括,而且切中肯綮,含蕴极其丰富,很有哲理性。所以,这两句话虽已过千年,但是至今人们仍然万口传颂!我认为,文章千古事,也只是作家在创作时自勉的箴言,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有文字记载的文学也不见得能够流芳百世。因此,文章千古事又是相对的,只有真正优秀的作品才能够流芳百世。当今信息时代,文章图书遍地开花,尤其新媒体文章不计其数,但质量较差,滥竽充数,甚至低级趣味,这是很难传世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杜甫的名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一定条件下确实值得怀疑,值得推敲!但是,它的内涵真谛是不会过时的,它的思想光辉是永恒的,它的文字生命力也是永远强盛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古事的文章的本质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组合
而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是对宇宙规律的探索认知
是对人性本质的洞察把握
这是毕生的上下求索酿出来的血蜜
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红旗还能打多久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朱元璋的深挖洞高筑墙广积粮
这些都改变了一个时代
此类文章可以堪称千古文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过时,永远不会过时!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唐代诗人杜甫《偶题》里的名句。意思是:文章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宏大事业,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这十个字字字千钧,振聋发聩,既是勉励自己,也是告诫世人。
古往今来,凡有责任感的作者,都以此为座右铭而镌刻于心。为什么?因为“诗言志”, “文以载道”。写文章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文章是存世千古的大事,好文章影响深远;一个好的作者应该懂得肩负的责任,明白写作上的得失,把写好文章看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千秋大事。
《偶题》全诗比较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制,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永怀江左逸,多谢邺中奇。騄骥皆良马,麒麟带好儿。车轮徒已斲,堂构惜仍亏,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林假一枝。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圣府,万宇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诗兴,柴荆学土宜。故山迷白阁,秋水忆皇陂。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晚年对诗歌创作的见解,是诗人毕生创作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难怪王嗣奭《杜臆》说:“此公一生精力用之文章,始成一部《杜诗》,而此篇乃其自序也。”可见这首诗的份量。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里的文章涵盖面很广,包括了诗词歌赋、书表策论等等。文章可以载道、明理、抒情,好文章总能开启心智,拓展认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因此,三国时代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革命先驱李大钊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上下五千年,古今典籍浩瀚如海,曾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今天还在激发着我们每一个人砥砺前行。我们从小到大背过的诗、读过的文,所有传世名篇无一不是作者怄心之作,灵魂指引。
现在,您还认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过时了吗?
真要过时了只有一种情况:文字消失。您想想,有这个可能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写文章是件严肃的事情,绝对不是胡说八道,信口雌黄。所以,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与辛苦快乐快乐只有自己最清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其意为:
一,写文章应立意高远,为千秋万代子孩着想,要立万世之言,功在当代,利及千秋。此乃圣人之心志矣!杜甫被追封为诗圣,就在他那颗为民为国的心。
上一篇:在一起照顾的无微不至,分开了没有短信没有电话,这是什么样的夫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