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4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怎么办?
赵匡胤,自己的,的人快40岁了还是一事无成,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快40了到了油腻的年龄,我给你讲一个古代中年油腻男的故事吧!油腻的反面是英雄气,一个永远在鞭策自己建功立业,从不敢有丝毫懈怠的英雄,就算是胖子,也是不会油腻的。
金庸世界里,如果说只有一个大英雄,估计很多人都要说“萧峰”。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是萧峰的偶像。萧峰在被人陷害的时候,满怀委屈地用了“太祖长拳”。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营,少年建功,33岁那年称帝,在位17年间励精图治、东征西讨,从未懈怠。
虽然他是个肤色很黑的大胖子,但是没有谁会觉得这是一个油腻的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之后的53年里,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中原地区依次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
这是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又一个黑暗时代。
五代号称“八姓十三君”,政权的更替基本都是大动干戈,那是人杀人、人吃人、烧掉家园的活地狱。
男人只有一个可以保全自己的职业: 当兵,而且要站在能赢的阵营那边。
除了后梁是被敌对的李克用父子推翻、后晋是被契丹人颠覆以外,其余三个朝代都是被自己的将军篡夺的。从唐朝中期开始,各个藩镇的权力更替完全依赖于军人的偏好:如果将领和士兵支持你,你就能获得掌管一方的权力;一旦你不再受到他们的欢迎,可能瞬间就会性命不保。
假如你读过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是一本超级巨书,但是如果你要变大格局,就应该去摸一下这样的巨书)就会发现,这和日耳曼雇佣军挟持罗马皇帝如出一辙。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代的人们并不那么看重对君王的忠诚,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就为后唐、后汉和后周的君王都效过力。
干不爽就跳槽,跟今天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
| 陈桥兵变
赵匡胤没见过盛世,他在军营中出生,从小勇武过人。年轻的时候去复州军阀王彦超和随州董宗本那里找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结果,直到后来他投奔了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并参与了郭威政变称帝的全过程。
郭威50岁死了,没有后代(被后汉隐帝杀光了),他把帝位传给没有血缘的内侄柴荣,也就是周世宗。这是一个有本事的皇帝,赵匡胤屡屡建功,深得他的信任。世宗去世后,传位给7岁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
布鲁斯·布尔诺·德·梅斯奎塔的《独裁者手册》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统治者病危的时候和新君继位的时候,他的统治集团会担心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一定会出事。
第二年元月初一,朝廷接到兵报北汉和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带军队刚出京城,就在陈桥驿发生了哗变,手下给赵匡胤披上黄袍,拥立他登基,大军回师京城,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称帝。
虽然史书当中极力粉饰,有的说黄袍加身完全出自于军士们的拥立,有的则说是出自赵匡胤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和赵普的策划,总之赵匡胤此前全不知情。
但我们知道,赵匡胤本人很可能就是主谋,这么聪明的人,谁敢背着他谋划这么大的事?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初,显德末,有方士私谓永德言上受命之符者,永德在军中潜意推奉。将聘孝明皇后,永德出缗钱金帛数千以助纳采,上甚德之。
右拾遗浦城杨徽之亦尝言于世宗,以为上有人望,不宜典禁兵。
孝明皇后是赵匡胤在958年娶的继室,当时张永德就开始私下推崇奉承他,同时杨徽之也看出他“有人望,不宜典禁兵(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指控)”,我们可以推测,在周世宗还在世的时候,赵匡胤很可能就已经有明显的不臣之迹了。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中也有一条记录。
赵匡胤带兵出征之前,京中纷纷传言他要当皇帝,他听了害怕,回家问家人该怎么办。赵匡胤的妹妹魏国长公主是位果断的大女人,拿起擀面杖追着打他,一边说:
“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耶!”
你一个男子汉要成大事,行不行靠自己拿主意,跑到家里来吓唬妇道人家做什么?
显然,赵匡胤的密谋家里人也是非常清楚的。
敲黑板!
有些事到了紧要关头,该做就要做。
如果赵匡胤犹豫、迟疑,他的手下可能就会寻找别的东家,那时候他一样自身难保,如果他一心做个大忠臣,等到小皇帝长大,觉得他碍事了,那时候他也是性命难保。
不如动手把天下拿过来,背一点骂名又如何?也有人在莫名其妙的平台上骂《关系攻略》是厚黑学,我们听了都是哈哈一乐。
拿到了天下,对自己的老主公的后代足够好就是慈悲了。
面对权力,不要和支持你、爱你的手下的作对啊。
| 赵匡胤的格局比前五代的皇帝都大
当年郭威率军进京时遭遇了“矢箭如雨”的抵抗,他也就像其他很多开国皇帝那样纵兵抢杀掳掠。
后周和宋的政权更替过程则保持了极其罕见的和平。
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要求将领士兵们善待后周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进京之后不准抢劫府库财物,并许以厚赏,一改历代君王纵兵抢掠的陋习。除了当时负责京城治安的在京巡检韩通和他的部分家人被杀,几乎做到了兵不血刃。
此外,他几乎完全接收了后周的所有大臣,并给予加官赏赐。曾经对他心怀不满的后周宰相范质称病,他亲自登门探望,而且对他非常信任,最终让被迫臣服的范质心甘情愿地为宋效力。
你要侮辱我我就殉国,但主公呀,您的温柔令人无法抵挡。
在策略上,赵匡胤最大程度地减少称帝的阻力,避免了无谓的损耗。
在风评上,他获得了“仁厚”的好名声。
在人心上,他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了百姓的财产,也就收获了无数人的爱戴和敬服。
手握权力,又能克制,赵匡胤不满足于坐在龙椅上当一个油腻的中年皇帝,陈桥兵变只是他奋斗的开始。
一个人要发心要做大事儿的话,钱和女色就一下子都黯淡了。宋太祖手上握着河南,但眼里却是天下。
| 两次平叛
如何让赵宋政权得到巩固,而不是成为五代之后第六个短命王朝?
从中唐算起,藩镇割据纷争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将近两百年,如何结束这种混乱的局面?
如何收复燕云十六州,抵御强大的辽国?
这是摆在赵匡胤面前的三道大难题。
赵匡胤登基不久,就出现过两次叛乱。
第一次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这是个专横跋扈的自大狂,长期镇守后周西北边境,打过不少胜仗,不把周世宗放在眼里,更不用说赵匡胤。
赵匡胤用了两个月,近乎完美地平定了李筠的叛乱,这是宋朝开国之后第一次战争。
第二次是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郭威的亲外甥,后周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血缘上比周世宗更接近郭威。李重进曾经和赵匡胤共同掌控着禁军。
7岁的柴宗训即位时,朝廷开始对李重进表现出忌惮,把他调到淮南镇守。有史家认为,赵匡胤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