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大臣退休后,为何不都留在繁华的京城呢?
京城,官员,也是古代大臣退休后,为何不都留在繁华的京城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大臣退休后,为何不都留在繁华的京城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从皇帝角度讲,不希望大臣退休后都留在京城
因为这些老臣一旦留在京城,容易倚老卖老,一来给新的官员造成压力,二来还会给皇帝造成压力,弄不好会干政,甚至会危害自己的权力,引起朝政和社会不稳定,此外,老臣们留在京城,皇帝还得给很多的退休养老费,这也是一大笔钱,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所以老臣们必须回家!
第二、从古代京城的情况看,养不起那么多人口
最近研究古代粮仓,发现农业社会粮食是王朝兴衰的关键,而京城的粮食供应一直是个很大的问题。
一般皇帝都会在京城设立太仓,供应皇家、大臣和军队,储量是有限的,如果老臣们退休后都赖在京城不走,那么这些老臣和家人的口粮供应就是很大的问题,整不好连皇帝都没得吃了;
另外,古代京城地方有限,大臣的宅邸都是官府赐的,如果退休后不搬走,新官就无法住进来,那么只好新建或者购买,这将会导致京城房价飙升,不利于京城安定团结,所以大臣们也必须搬走。
第三、从大臣自己角度看,退休后立刻离开京城也是最佳明智选择:
首先,远离皇帝,可以避免随时受到牵连,晚年落个全尸。
其实在京城陪伴皇帝,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京城从古自今就是个虎狼之地,凶险之城,危机和机遇随时并存,不小心受牵连被杀的很正常,老臣们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其次,京城的特务组织非常多,都是皇帝的耳目,如果大臣在京城生活,将受到严密的监控,其实生活起来每天也是提心吊胆的,还不如老家自由自在;
再次,京城官场极为复杂,政治斗争很激烈,一不小心就会被牵连进来,或者秋后算账,导致晚节不保,所以老臣们离开也是明智之选;
最后,老臣们离开京城,带着一辈子的财富,回到家乡,可以过个安稳富足的生活,置办点房地产,做做慈善公益,地方官员和老百姓也会尊敬有加,享受乡绅的荣耀和社会地位,这才是神仙的日子!
所以所谓叶落归根,告病还乡其实都是借口托辞,离开这是非凶险之地才是最终目的,相比现在的那些官员,退休后还留在城里,甚至准备出国,其实实在是糊涂的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古人讲求落叶归根,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情节。且古人凡是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人,都以回到家乡,死后藏入祖坟为荣耀。所以古人辞官又叫做乞骸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们退休后年龄都很大了,中国人传统观念就是叶落归根,他们也要为自己准备将来的后事。回到家乡,这样他们的子孙后代在几百年上千年后仍然还能够祭祀他们。如果留在京城,死了之后魂归何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方面伴君如伴虎,另一方面古代大臣无论多贪多坏,回乡孝敬父母他们也是看得非常重的。下面就为大家具体分析不留京城的原因:
第一,古代许多官员在原籍都有田宅、家眷。 古代科举选才,穷苦人家的子弟缺少财力,很难完成学业,走上仕途。许多参加科考的学子,在家乡都有房宅田地,有父母长辈,有些人甚至已经结婚生子。 这些人当初出去参加考试时,就是只身一人,有条件的带个仆人。考中之后,留京或者选派到地方任职,通常也不会随带家眷,而是让妻子留在家乡,替自己照看孩子,服侍父母。 如此一来,官员去职之后,只能选择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第二,古代官员在京城任职的时间不会太久,加上交通不便,也有官员把妻儿安置在一个生活比较方便的地方,自己上任时,会带小妾随行。 比如苏东坡、黄庭坚被贬到广东、贵州,随行的只有小妾照顾生活。 官员在任职期间犯了错误,离职之后,一般都会回到原籍,所以我们看到明朝皇帝经常让某位官员“离职听勘”。 比如袁崇焕、熊廷弼在辽东任职,都曾经被夺去职务,回原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晚清军机大臣翁同龢,曾经贵为帝师,晚年被开缺回籍,交地方官员严管,最终死在老家。 也因此,官员有条件的时候,会努力经营故乡的田宅,做为自己的落脚点和最终的归宿。
第三,方便尽孝,同时也有落叶归根,荣归故里的观念在起作用。 如果退休时父母还在,官员们更要返回故乡尽孝。前面我们说刘麟能够在退休后不回故乡,是因为他的父亲此前已经去世,他没有了相应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落叶归根的的观念。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在外面做了高官,如果不回故乡,这官做得就不够完美。 比如明末的孙承宗,是河北高阳人,贵为帝师,退休后还是回到高阳,结果崇祯十一年清军打到高阳,孙承宗率领家人守城,城破遇难。 最好能得皇帝赐的一块匾,或者在老家建起一座大牌坊,写入族谱当中,那就牛逼大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