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多则三、四百年,少则几十天就灭亡。而且总是在你抢我夺,打打杀杀,这是为什么?
王朝,皇帝,都是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多则三、四百年,少则几十天就灭亡。而且总是在你抢我夺,打打杀杀,这是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地主的形成,到土地资本扩大,失去土地的人越来越多这个过程就是封建王朝的寿命。民国时候我的家族开办砖瓦窑,也很红火。也有几百亩水稻田。可是,到了快解放的时候,鸦片猖獗,实业垮了。解放的前两年,爷爷借别人一担油菜籽,遇上了恶霸。打官司,利滚利,最后一无所有。这就是民国的气数已尽。到解放的时候,家里饿着肚子,舀水不上锅,我们唯有一座四合院,成了贫农。所以,我奶奶经常说“三穷三富不到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封建社会政权不巩固,打打杀杀,最根本的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封建王朝短命根由是压迫与反压迫的结果,从秦王朝至蒋家王朝覆灭都是如此。没从根本上解决依靠谁的大问题,自所以如此,是因为封建王朝是以剝削为宗旨,以压迫为手段,只为剝削阶级服务,而忽视广大的、苦难的人民群众,把剝削压迫人民群众当奴隶,当收刮的对象,当显示权力的手段,这样的王朝本身就是建立在火坑口上,能长久吗?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很好地解决了这周期性的问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因此,深受人民支持与拥护,取得抗日战争时期的胜利,打败号称八百万军的蒋介石,赶出大陆,躲在台岛上,建立和建设成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与奉献。中国至所以能不断壮大,富强,根本问题是解决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历史悠久,己达五千年之多。进入封建社会,应从秦统一后算起,也经历了两千二百多年。
秦之前的夏商周属于奴隶社会,王与诸侯共治。而秦之后的封建社会,则是家天下,皇帝贵为天子,唯吾独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封建社会的世系考,是以主干王朝为主轴。也即人们通常都会背诵的朝代歌: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如:南北朝、五代十国、甚至于三国,虽有史可查,但不属于大一统王朝,而归类于地方割据政权。
即便武则天的武周、李自成的大顺、吴三桂的大周,也都举行过登基加冕,但并不被史学界承认。所以题中仅三四十天的短命王朝更不值一提。
古人善于总结,一直有超不过三百年的"王朝兴衰周期率"。也确实如此。
两汉虽有四百多年,但中间被王莽新朝割断了二十五年。唐、明、清也未达到三百年。
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付出沉重代价!如东汉末人口六千万,至西晋建立,不到六十年,人口已锐减至一千五百万。
这种夺江山、争皇位的事时常发生。父子反目、兄弟相残比比皆是,都是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皇帝做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无人能及!后宫佳丽三千供其淫乐,一日三餐的御宴是人间难觅的山珍海味!说出的话叫"金口玉言"。好不威风,奢侈无度。
就连悟空孙大圣也想过一把皇帝瘾,发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狂言。
可见皇位是多么的诱人,所以历史上为争皇位来个你死我活的打打杀杀经常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开篇的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倒确实蕴含着些道理。古往今来,似乎一直是处在你争我夺的状态当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其根本的原因只在一点——利益,而古代利益的源泉恰恰就在于土地。
农耕社会,财富的来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耕地,而耕地的多少,自然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弱。
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可开发的耕地被逐渐扩展,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国与国之间便发生了交集。等到四方都无法扩展的时候,如果想要继续扩张,就不避免地发生纠纷,严重地便开始战争。这也是中国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出现战争的根本原因。
当秦汉统一的国家建立以后,这种国与国之间因为边境的战争开始减少,但是与此同时,则引发了两种矛盾:
1、草原民族资源匮乏导致的对农耕国家掠夺的本质需要。
2、农耕国家内部利益的再分配。
这两个矛盾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结束。
所以,我们看到中原王朝从秦汉以后,几乎一直都要面临各种各样草原民族的骚扰,甚至于草原强大民族有时会有觊觎中原之心,便出现了金、辽、蒙等外族占领中原的情况,但是当这些少数民族占领以后,便开始了逐渐地被同化的地程,长期发展换来的便是与中原王朝一样的“内部利益再分配”问题。
统治阶级作为利益拥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没有利益的想要夺取利益,有了利益的想要更大的利益,小到一户农民、大到诸侯、将相,都是不能免俗的。
说到底,古代的战争,根源都在于利益之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是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