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文学作品里形容“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石榴裙怎么解释?
石榴裙,贵妃,石榴文学作品里形容“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石榴裙怎么解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学作品里形容“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石榴裙怎么解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石榴裙,在古代十分流行,因其颜色鲜艳,如同石榴花一般火红,故有此称。石榴裙代指美人。
中国古代有很多诗词里都有“石榴裙”的身影。其中最早的六朝时期的《南苑逢美人》中“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就描述了美人穿着石榴裙的景象。
南北朝时期有一首《乌栖曲》中也提到了石榴裙“芙蓉为带石榴裙”。
石榴裙之所以如此出名,还是要归功于杨贵妃。
唐玄宗由于宠爱杨贵妃,所以要求大臣们见了贵妃要行跪拜之礼。因贵妃钟爱石榴裙,故大臣们私下里便开玩笑说:“我们都拜倒在贵妃的石榴裙下了。”
自此“拜倒在石榴裙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一句经典名言。由于“石榴裙”略显风雅,所以,多为文人墨客运用于文学作品当中。
现在人们多用这句话来形容男子爱慕美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石榴裙,当然指的是石榴红色的裙子,而不是裙子上画满了石榴。
那么,拜倒在石榴裙下,也当然说的是,男士被身着石榴裙的女士的美艳所折服的意思。比如,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红地毯上,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就曾经跪拜在章子怡的石榴裙下。
石榴红,是如假包换的中国特色。石榴这种垂吊在树上的红果,是西汉年间张骞从西域觅得而带回中原的。它甜中微酸,果实与花朵色泽红艳,特别是石榴内的小颗粒的果实,晶莹剔透,让人垂涎。
自古以来,中国的士大夫,在孔孟之道的熏陶之下,崇尚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那些登堂入室的女子,也必然是投其所好。含而不露、艳而不俗、窈窕淑女、欲言还羞,就逐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形象啦。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云: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
可见,在大唐盛世,女子的美,特别体现在其柳眉和石榴裙上。其实,从平民百姓,到诗人骚客,直至皇亲国戚,无不为之着迷。国色天香的杨贵妃,就非常喜欢穿石榴裙,唐玄宗李隆基也被穿着石榴裙的杨贵妃迷得心绪荡漾,简直被弄得五迷三道啦。
话说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宠幸娇艳的杨贵妃。在宫廷宴会上,两颊微红的杨贵妃,经常穿着石榴裙献舞助兴。起初,大臣们觉得皇上沉溺于享乐,有不理朝政之嫌。所以,在平时,大家见到杨贵妃的时候,往往是彬彬有礼而已,表现得并不十分热烈。
看在眼中的杨贵妃向唐玄宗投诉。皇上随即下令,但凡臣下见到杨贵妃,都必须行下拜的大礼,违者犯忤逆之罪。迫不得已之下,大家只好纷纷拜倒在石榴裙下啦。
可见,“拜倒在石榴裙下”,也分不同的场合。如果是痴迷之而拜,无可厚非;如果是威逼下而拜,就等而下之啦。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石榴裙与美女,无疑是一组十分契合的搭配。从章子怡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审美的情趣,已从中国走向了世界。那么,可不可以说,这也是当今的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表现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则天思念李治时泪洒石榴裙,后存放箱中不再穿着,只是毎每取岀泪眼撫摸。赋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
支离憔悴为忆君。
不信此生长落泪,
开箱验看石榴裙。
后石榴裙引申专指女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的好有深度,石榴裙就是用石榴做的裙子。我敢说你敢信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潼盛产石榴,李隆基和杨玉环在树下载歌载舞,沉迷其中,不上朝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键不是石榴,而是裙下,你不拜倒,怎么自拍?
上一篇:呢子大衣适合什么时候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