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玄宗如何过“情人节”?
情人节,玄宗,妃嫔唐玄宗如何过“情人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唐玄宗如何过“情人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说,古代的情人节不是七夕,至于是哪一个,我们慢慢说。
唐玄宗如何过情人节?这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恐怕需要开脑洞。但是,开脑洞也需要先了解唐玄宗这个人。
唐玄宗李隆基,唐朝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注意,这个开元盛世和乾隆那个时代的康乾盛世是不一样的!
乾隆时代的盛世,大多是沾了祖辈的光,在强大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李隆基的盛世,则是在相对的乱世之中,凭借个人出色的政治才能,通过重用人才、改革兵制等一系列措施一手缔造的!这个盛世,比乾隆的含金量高得多!所以,李隆基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唐朝全盛时期疆域图)
再来看李隆基的极简介绍:
李隆基七岁时,就曾显露王者气质,他斥责武则天的武姓族人,自豪宣布自己才是王室正统;成长中经历多次变故,幼年就先后封楚王,临淄王;十几岁经历政变,见证武后集团的覆灭;二十几岁,发动政变(或者叫剿灭叛乱),杀死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从此他大权在握,开始励精图治!
由他的经历看,李隆基应该是很有危机意识的一个人!但是,阴阳相济,人也不能长久!也许正是他青年时期极度的自我约束和励精图治,导致了他晚年的放浪形骸和极度奢靡。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看是不是小时候老老实实的孩子,长大了会特别叛逆;而小时候皮的不像话的,长大了也会特别懂事~当然,万事无绝对,只能说大多数是这样。
所以,如果李隆基过情人节,一定要分年龄段,或者说要根据他不同时期的境地来分。
那么,唐玄宗时期的情人节,在当时应该是什么日子呢?
多种说法。
首先很多人肯定会说是七月初七鹊桥会的七夕。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七夕是到了近代才发展成情人节的,在古代,七夕是专属女性的节日,类似于现在的妇女节。
然后就是上元节,这个节日就是现在的“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因为古代女性地位低,不能随便外出,要在家练习女红之类,做待字闺中的大家闺秀!而古代上元节这一天,女性则可以大大方方出去赏月看灯,可以借机认识男孩子!所以,这个算作古代情人节,比七夕更靠谱。
最后还有上巳节,阴历三月初三。这个节日其实最符合现在情人节的特质!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相对开始变暖,万物复苏!这一天,古代年轻男女多结伴出游踏青,相互倾诉爱慕之情。西晋《夏仲御别传》里描述的很有画面感:"男则朱服耀路,女则锦绮粲烂"。最早在在《诗经》中也有过记载:“溱与洧(音同伟,地名,今河南),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由此可见,古代的情人节,大概应该是上巳节,记载中有送花的情节,并且男女调戏热闹开玩笑,跟现在非常相似。
所以,李隆基的情人节,应该是这样子的:
青年时,经历变故,身处危急存亡之秋,所以会极其低调,情人节这种儿女情长,最多会对女孩子随口说句“擦浪嗨呦”,甚至直接放在一边。
壮年时,做一国之君励精图治!虽不热衷于这类事情,但年轻力盛,也会顾忌王后或众嫔妃的脸面,所以会举办一场宴会,大家吃吃喝喝。然后晚上放放烟火,再搞个抽奖活动,锦衣玉食真金白银之类的小奖无数,然后设立大奖“连翻一个月牌子”之类~
到了他铺张浪费、极尽奢靡的晚年时期,肯定会大办特办!宴会烟火这些必不可少,而且规格肯定很高!外出踏青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有极其隆重的车马队,随从安保数以万计!沿途红包撒的到处都是,百姓欢呼声越大,撒的越多!然后还要到河里放放河灯祭祀神明,然后与众妃嫔坐龙船泛游!等到了晚上,到百人浴池里集体来个鸳鸯浴,然后是香薰spa之类放松放松~大概也就如此吧!
(杨贵妃上马图 高29.5厘米 长117厘米 ,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以上出行情节,纯属有理有据而又毫无根据的猜测,本文主要介绍古代情人节是哪一天~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感谢品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小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是指每年农历的七月七,这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演变,到唐朝时七夕乞巧已成为民俗的重要一环。那么唐玄宗又究竟是如何过“情人节”的呢?本回答将娓娓道来。
△女郎织女图
玄宗妃嫔乞巧楼比赛
唐玄宗在骊山建立华清宫建立“乞巧楼,高达百尺,可乘数十人,又根据《开元天宝遗事》所描述: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 , 高百尺 ,上可以胜数十人 ,陈以瓜果 、酒灸 ,设坐具 ,以祀牛、 女二星。 嫔妃各以九孔针 、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 。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 ,士民之家皆效之 。”
玄宗妃嫔用九孔针、五彩线进行穿引嬉戏,这些都是特制品。又根据《新唐书·百官志》的记载:
“七月,献细针”
《唐六典》也称:
“七月七日,进七孔金细针”
唐玄宗无疑是七月七日女红比赛的倡导者,妃嫔们都争相在皇帝面前大展身手,希望抓住机会获得帝王的垂青。在七月七日的夜晚,用细针和细线,再加上微风吹拂,这场比赛将极为考验各妃嫔的眼力。
最终获胜者,将称作“得巧”,失败者被称作“输巧”。不难得知,这一称号将会带来她们命运怎样的改变。
△乞巧楼图
宫娥用蜘蛛卜巧
除了妃嫔的比赛,宫娥经常用蜘蛛来预测自己是否得巧,这其实是一种占卜行为。根据《开元天宝遗事》的记载,
“又各捉蛛蜘闭于小合中 ,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 , 密者言巧多, 稀者言巧少。 民间亦效之。”
一般在农历的七月,蜘蛛结网并不困难,宫娥用此法来预测是否得巧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她们希望能够用乞巧的方式获得织女的帮助,改变自身的命运。
△乞巧穿针
唐玄宗、杨贵妃与长生殿
上一篇: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的人生经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