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十二道金牌调岳飞是假的,谁能拿出明确的史料来证明宋代有金牌制度?
金牌,金字,岳飞有人说十二道金牌调岳飞是假的,谁能拿出明确的史料来证明宋代有金牌制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二道金牌调岳飞出处,《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关于宋代金牌制度的佐证,有史为证,为了传递信息,我国古代周朝形成邮驿制度,到宋朝时设金牌、银牌、铜牌三种邮递快慢等级。“金牌”一昼夜(24h)行500里(1里=0.5km),每到一个驿站换人换马接力传递。所谓“金牌”,并非用黄金制造,它只是宋代邮驿传递制度的一种形式。宋代邮传一般分步递、马递、急脚递三等:步递要求日行二百里,马递要求日行三百里,急脚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宋神宗时期增设了金字牌递,或称金字牌急脚递,主要传递紧急诏旨和军事方面的特急件,要求日行五百里,为当时最快的马递邮传。金字牌用长尺余的木牌,涂上红漆,刻上“御前文字”数字,涂上金黄颜色,十分耀眼。遇到特急的机密军务,皇帝亲自发出金牌诏旨,连中书枢密院也不得预闻。传递时要求不分昼夜,鸣铃奔传,前铺闻铃,兵卒出铺等候,就道交接,不得入铺,以免耽搁。人们形容:“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
以上是关于宋代金牌制度的记载,不足之处,还望读者多以补偿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十二道金牌,宋代凡赦书及军事上最紧急的命令。
用金牌,由内侍省派人递送,叫做“金牌”,后来是紧急命令的代称。连续十二道金牌,表示命令万分紧急和重要。
出处
《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典故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岳家军奋勇北伐,力图恢复宋朝一统江山。
岳家军节节胜利,金兵闻风丧胆。不久,岳飞进兵朱仙镇,这个地方,离开国故都汴京已经很近了。岳家军与金兵对垒,岳飞又以少胜多,击溃了金兵的10万大军。岳飞高兴地向高宗奏告:金兵锐气丧尽,目前已丢弃兵器,向北逃窜。机不可失,准备进兵汴京,迎回徽、钦二帝。
然而,朝廷一向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打算丢掉淮河以北的国土,与金国议和。这时,赵构却倒向了主和派。秦桧深知岳飞抗金最为坚定,就先调一向与岳飞不睦的张俊等将领率部先归,然后以岳飞不宜孤军久留为由,命令他班师回朝。怕岳飞不听,一天之内竟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明白乘胜追击已绝无可能,悲叹道:“我十年的努力,没想到在一天之内全部作废了!”
这“十二道金牌”是朝廷调兵遣将的将令,是奸臣杀害岳飞的传令牌?
其实不然。这种“金牌”并非什么传令牌,而是一种以最快速度传递邮件的特殊标志,是宋代多种通信证件的一种。据史料记载,这种金牌用于赦书及军机要务,由皇帝直接交发。该金牌制度始于宋元丰六年,金牌是用木头做成条状,长约一尺左右,周身涂满朱红油漆,上面篆刻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8个黄金“警”字。这里的“御前文字”,是指从朝廷皇帝身边传来的公文、信件;“不得入铺”是指传递邮件时,驿吏不得在驿站内交接,而只能在马背上依次传递。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邮件的传递速度,而且加大了驿吏的工作效率。据《宋史》记载,该“金牌”光耀炫眼,传递时急飞如电,望之者无不避影,日行500里,昼夜不停鸣铃飞递。可见,这种“金牌”与我们现在用的“特快专递”标志差不多。
明代诗人李东阳曾愤慨地写了一首名为《金字牌》的词:“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亡之,嗟晚矣!”
上一篇:你们觉得武磊转会去巴萨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