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拿破仑,法国,滑铁卢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可以说是拿破仑建立的帝国最大的两个软肋。正是由于这两个软肋,一直拖着咱们的轮子哥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首先第一条海军上面的弱势,没有制海权,你谈何将自己的部队投送到英伦三岛去把英国人给打败。整个欧洲为什么乱成一锅粥,还不是这颗搅屎棍,正是由于英国人从中挑拨,导致整个欧洲一天到晚炮火连天,而且法国人每次都要面临着反法同盟的威胁。反法同盟是谁建立的?英国人。
对于拿破仑来讲,他也知道英国人的微信,他也知道英国人一天到晚在那里闹腾,但是他有什么办法?自家的海军和英国人作战的时候,近乎于全军覆没,他哪儿来的舰队,去和英国人的皇家舰队去对打?
法国人不怕打仗。通过全民义务兵制,再加上法国大革命的热火,烧遍了整个法国,法国以一国之力逆袭整个欧洲高富帅,这完全没有问题,法国人在这之后的战争也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但是法国害怕的是没完没了的打仗,打一年达两年都可以忍,但是打个十几年没完没了的打,你受得了。
对于拿破仑来讲,最好是能够拆掉反法同盟,拆掉反法同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把英国人给干掉,只要把英国人给做掉了,反法同盟就是一盘散沙,拿破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拿破仑手里面没有远交近攻的范雎,更没有合纵连横的张仪,苏秦。
外交上面的弱势,再加上拎不清,导致拿破仑很难找到机会单独的跟英国人拉出来单挑,英国不死,法国后院永远在失火,而不是平安无事,拿破仑想要征服整个欧洲的计划就一再的搁置了下来,被逼无奈之下的拿破仑选择远征莫斯科,从他70万大军踏上莫斯科的土地开始,帝国开始湮灭的倒计时就已经开始。
第二点,法国人太依赖拿破仑,拿破仑也太依赖自己,我们去看滑铁卢和莫斯科两场战役。拿破仑并不是说没有办法去取得胜利,而是手底下降临有些坑。拿破仑手底下将领为什么坑?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为什么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就是拿破仑下什么命令,他们就听什么,照做就行了!
不说其他的,滑铁卢战役统帅着法国1/6兵力前去追缴一只普鲁士的残兵败将。发现问题之后,应该就立刻意识到正面战场需要支援,赶紧率领军队支援正面战场,偏不,(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尚可网)最后,拿破仑正面战场失败,自己还没有追到人。
俗话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经历了十年作战的法兰西人民,早已经耗尽了全部的气力,远征莫斯科,更是将全国近乎于一半儿的兵力全部扔在了莫斯科的土地上,法兰西的失败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拿破仑波拿巴是近代法国历史上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他的一生对这个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拿破仑选择和革命党站在一起,10年后他发动雾月政变,成立临时政府并任第一任执政,此后他于反法联盟进行了多次战争而且取得胜利,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此后的五年中连续粉碎反法联盟,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遭遇惨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直到去世。
拿破仑像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君主一样,国强必霸,从他任第一任执政到加冕为法国皇帝,期间不断对欧洲其他的国家进行征伐,或是侵略,强行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输入其他国家,自然遭到其他国家的激烈反抗,并且不断组织反法同盟,虽然法国在拿破仑的统治之下国力强盛,但是面对一次次反法同盟的进攻也在不断地削弱法国的国力,特别是面对老牌资本主义海上强国英国以及俄罗斯的进攻,更是把法国拖进了无休止战争泥潭。虽然法国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每一次几乎都取得了对反法同盟的胜利。
在海上拿破仑不惜耗费大量国家储备大力发展海军,以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最后的事实证明这是不明智的,在法国建立起一支表面强大的海军后却发现并没有像英国一样有可以统领这支海军的将领,在拿破仑的历次对外战争中这支军队几乎毫无建树,最后的结局就是停在港口里避战不出。在陆地上的失败就是对俄罗斯远征的失败,1812年5月拿破仑远征俄罗斯,6月25日进入俄罗斯领土,法军虽然一路高歌猛进并不断取得胜利,但是却也遭到俄军的坚决抵抗,致使法军伤亡惨重,1812年9月14日法军攻进莫斯科,但是俄国人却一把大火把莫斯科烧成了残垣断壁,只留给拿破仑一片废墟,长途远征加上冬天异常的寒冷,使法军更是雪上加霜,同时由于国内发生政变拿破仑不得不匆忙撤军,从远征俄罗斯的60万军队到回到法国时已经只有3万人。
远征俄罗斯的失败使法国元气大伤,1813年俄罗斯与普鲁士结盟,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同时那些依附在法国的小国也趁机摆脱了法国的控制,自此拿破仑大势已去,后来的复辟也只是回光返照。纵观来看拿破仑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国家无论多麽强大但一味穷兵黩武对其他的国家不断征伐侵略,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俄、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联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
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的布吕歇耳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的预备队。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50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