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孩子成长,请问究竟挣多少钱才够回去陪伴孩子?
孩子,父母,在外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孩子成长,请问究竟挣多少钱才够回去陪伴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孩子成长,请问究竟挣多少钱才够回去陪伴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没有数,在说打工也赚不了几个钱,一家生存是硬道理,其于是小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感受到了浓浓的心酸和无奈。对于夫妻都在外打工的人们来说,也只能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才能陪陪孩子,并不是不想陪着孩子成长,而是陪着孩子便没有了经济来源,孩子更无法健康成长。像是一个死循环,想陪着孩子却不能不努力工作,工作的时候又觉得亏欠孩子想回去陪着。把孩子接过来跟着父母一起也不太现实,父母平时上班没时间照顾,势必还要接老人一起过来,出门在外,生活成本本就比在家要高,接老人过来更加重了生活负担,而且孩子到了年龄之后上学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在外打工并不能赚到大钱,生活的支出和用在孩子身上的花销再多对父母来说也觉得少,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赚多少钱就够的事情。好在现在手机很普及,联系也很方便,下班之后可以通过跟孩子视频的方式来陪着孩子,虽然不能真的陪在孩子身边,但每天都可以说说话,孩子也可以看到父母。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尽可能抽出时间回去看看孩子,也许往返路费会多花一点,但为了孩子也是值得的。个人见解,希望能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时候真觉得“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每个人,除了不谙世事的小孩外,每天的任务几乎都是为了“钱”而奔波。
都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但是没有人会不爱钱,钱固然越多越好,每个成年人都知道钱对于生活来说多么重要,但是多少钱算多呢?钱是永远也挣不完的,永远也不会有够的!
挣了第一个十万,就想努努力挣第二个十万,所以挣钱的路上永没有尽头。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有时间限制的,在他们幼小的年龄里是需要作为父母陪伴的!他们不能理解钱的意义,只知道别的小朋友都有父母陪伴,却不能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在身边。
我觉得陪伴孩子与挣钱并不矛盾,我身边就有好多外地来打工的朋友,他们一家老小都在一起生活,父母白天出去上班,老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孩子晚上还能有父母的陪伴,并不耽误什么!反而把孩子留在老家由老人或者亲属照顾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问题,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性格上等等。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从心里怨恨父母,与父母不亲近,到时候的诸多问题是我们拿再多钱也换不回来的!
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其实就是那几年,我们总认为应该多挣些钱,多给孩子攒些就是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好,我也知道为人父母的不易,但是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有安全感,责任感,饱满健全的心智,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笔终身的财富,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成就!(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哈,希望能帮到你!其实我也是坚持这样做的,我和我对象也是外来的打工者,很庆幸自己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是幸福更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请问能挣多少钱才能回去陪伴孩子成长?
这个提问具有号召人们“不要只顾挣钱,对孩子多加关爱、关怀”的意味,拨动着在外工作的人那颗柔软的心!
然而“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这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也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社会的选择,虽然是无奈的选择。我们总不能为了陪伴孩子而不去工作。不搞建设仍然不能摆脱贫穷和落后。所以,“父母去上班,不能陪伴孩子”是形势的需要,是必然的选择。
但“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是不能用挣多少钱来衡量的。假如社会不永远停留在农耕时代,父母是不需要去外工作的。
这是一句感动人的话语,但感动人不能总是打亲情牌。
今天祖国的富强起来强大起来了,是所有的“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的人奋斗努力出来的。是我们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的现状,是共性。所以电视电台上宣传杰出人物总是打亲情牌,人们就不以为然了,因为,谁不是“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的呢?
杰出人物感动人的事迹后面有比“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更伟大的精神支持存在。
树立杰出人物的形象,应该去发掘支撑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
~~~~~~~~~~~~~
这个提问使人联想起另一问题,即培养孩子是谁的责任的问题。诚然,父母有抚养孩子的法律责任,父母要给予爱,给予关怀,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茁壮生长。但是全国人民几乎都在“父母在外上班,不能陪伴孩子”情况下,把孩子的培养责任只交给父母和爷爷奶奶。培养孩子茁壮成长是社会的责任。
还有,父母以什么理念培养孩子?也是大问题。“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理论能不能培养出适应能力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孩子?
现在孩子已经不是家庭私有财产,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来培养,就会无原则地宠爱、溺爱、娇惯、培养出任性蛮横、任意作为的孩子。把家里有钱当作资本就会歧视其他同学,就会产生特殊、特权思想。不利于树立平等、公平、公正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教育孩子是社会的责任。不能向孩子灌输金钱之上的理念。不管是高收费学校、高价格托管班老师,必须尽全力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向孩子灌输平等、公平、公正的观念。不能让暴力事件再次出现。暴力事件的根源都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当造成。光是挣钱多就能教育孩子吗?教育系统必须割除以经济效益办教育的思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