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听说读写最难提高的是哪一个?
最难,的是,都是听说读写最难提高的是哪一个?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我以为最难的是:写。
听一件事、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你可以听的清楚明白,也可以说清楚明白,也可以读清楚明白,但你不一定能写清楚明白。
因为写这个环节里存在一个逻辑性问题。罗辑思维(形象思维)决定你能否写出文章、写好文章。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里清楚明白,咋就写不出来?’的感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难学的是写,只有你有自己的观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写出自己的东西,否则只是效仿别人的写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听说读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排列过程。我们最小开始接触语言是从听开始,然后学会说,再认字学会读,之后是自己写。所以个人认为最难的还是写。
写需要你掌握的内容更多。不仅要能知晓其意,更要能运用得当,而且要有条理,无语病。信达雅就是对写的最高要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写最难提高,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只要他不笨就一定能听懂,听多了就能说出来,然后再读出来,但是不一定能写出来。就比如英语吧,我最近要4级考试。但是我的听力可以提高,我可以把大部分说出来,然后读下来,但是我写不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词汇量不行,根本写不出来也很难提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仅个人观点哈:
四个中个人感觉读在现在社会中最难,大家都忙于工作,空闲时间在手机电脑上。静下来读书很少有,去图书馆读书的基本没有几个人。看到一篇报道,说图书馆挤都挤不进去,结果是因为其装修风格,去的九成多都是去打卡。
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为64 本;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为55本;法国为11本;韩国为11本。新加坡为8.3本,日本为18本,美国为25本,而我国则是0.7本;
就我个人而言,我该自我批评和反思,我读书的时间也远远不够,一天忙于工作,有点空余时间就看看手机,书放在那里也是基本没翻过。大家千万别这样。
社会生活节奏固然快,固然苦,也很累。挤下时间,拿本书坐草地或者阳台上,慢下来好好读读书,感受一下那份尘封的记忆。
听说读写每个都重要,去聆听,说说心里话,读读记忆,写下那关于你的故事。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吧?中国语言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地方语言,还分音调,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调。特别老外最难说中国话了,一个音调不对表达的意思就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外语可以模仿母语的学习方法,自然习得。
1.先听,大量输入之后,能听得懂了,再下一步。
2.说,说出来,再用耳朵验证发音。听说其实不分家。
3.读,听说熟练了,开始上阅读量。
4.写,读的多了,掌握了句型和表达方法,开始模仿写,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写。
总结一下,听作为入门,开头难。水平提高了,想特别厉害,写最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个部分相辅相成,听和读属于知识输入的过程,说和写属于知识输出的过程,只有在听和读提高之后才能在说和写方面继续有突破。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学习的是英语那听和说上面相对会难提高一些,因为缺乏语言环境,缺乏语感所以在听的时候我们必须能听清楚每个单词的意思才能整体上理解问题,而说也只能依赖记忆和训练并不能在日常交流中去提高。而如果学习汉语那写就相对难一些,有语言环境我们的听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说也能够表达出来,读就相对更简单一些,写因为会有一些要求比如词要达意,意要清晰,表达要流畅,构思要巧妙等等,不同的词带来的意境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推”和“敲”的故事连大诗人贾岛都犯难。贾岛第一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思考这事没决定下来,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看到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的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忽然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上一篇:有人还记得大约十二年前,一个叫《炮炮火枪手》的游戏吗?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