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
朋友圈,的人,自己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一就是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因为朋友圈是个人自由的一个空间。晒心情,晒美食,晒亲情都可以。不想让陌生人去了解自己更多。从全部开放到有限的开放,也说明了这一个人慢慢的开始变得成熟起来了。
第二就是有些人,喜欢独自享受孤独。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事情。别说开三天的权限了,有的人就全部和对外是封闭的。至于开多少权限,这是每个人的自由。
第三就是有些人喜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喜欢和自己合得来的朋友聊天谈心。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会很痛快的拒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朋友圈沒有任何設置,我的一切都毫無保留的擺放在那裡,無須遮掩,也不必粉飾,我不喜歡戴著假面具做人,只求做真實的自己,別人喜歡与否那是別人的事情,我絕不會為了討誰的歡喜而刻意的改變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微信有时当成电话用,偶尔付费用一下。
我好久没发朋友圈了,也不会经常刷,这种状态大概持续了两年多了吧。
我的朋友圈已经被微商霸占了,刚开始碍于情面不说什么,后来太多太烦,就干脆屏蔽掉了。
再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把朋友圈设三天可见了,根据自己的心态感觉有几点主要原因。
1. 当初的那种新鲜感早已过了。记得刚接触的时候,很好奇。每天都发,吃饭睡觉、上班工作、亲友聚会,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国际风云,遇到什么发什么,还会看看人家的各种内容。
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无聊,无非就是一些吃吃喝喝玩玩逛逛的东西,视觉疲劳了。慢慢的,也就不怎么再发了。
2感觉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公开状态,没有隐私可言。因为有时候就算自己没发,身边的亲友同事也会发出被包括在内的日常生活工作情况。
渐渐的,有点反感,到后来十分拒绝。
3出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感受的考虑。有时候需要发点内容方便不同的圈子便于及时了解情况,但又不想让所有人都知道。
比如亲戚之间的事就不想让朋友或者同事了解状况。有人说可以在群里发的,但不是每一种情况都符合条件的。
其实还有诸多因素导致很多人把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这也从侧面说明微信的应用功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不能简单的以好坏论之。
有人用处很大,有人无关紧要。
对我来说,微信如同鸡肋,可有可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存在即合理,这个功能既然存在,就说明自有他的道理。
这可是出自微信之父张小龙之手啊,而且也不是出来一天两天,而是这么长时间了,如果没用早就被微信干掉了,既然还在,你可以傻瓜式的认为这是有用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你只要相信张小龙就没错的。
对,就是这个道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
记得樊登读书会的樊登说过一句话:他认为过去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当下社会应该变成「全信书也比不信强」。
而我自己的经验总结理解是在当代这个社会,信息如此丰富快速,信息本身以没那么难获取,丰富的信息带来了另外一个烦恼,那就是:筛选信息。
所以我认为,我们更好的思路应该是选几个有质量的、有代表性的人我们去相信他,“利用” 他,好听点说叫享用他人的资源成为我们的基础。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阅读一些很知名的畅销书,或者我们所敬仰的一些人的推荐课,我们直接可以拿来看适不适合现在的自己,这样就省了很多我们自己的筛选时间。
我每天都会在微信公众号学习很多东西,比如在某些互联网行业分析上,我就很相信公号「小道消息」冯大,新闻资讯方面「透漏点消息」很不错,不那么八卦很还有自己的立场分析,同样的因为我每天的持续学习与输出,同名公号「stormzhang」也收获了几十万粉丝,很多希望比别人更优秀的人都在偷偷增值自己,大家每天围观学习,也在汲取我的知识精化。
等等等等,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每天在各种行业方面了解资讯学习东西,而这些东西都是有人专业整理的,他们帮我做了筛选的工作,我直接拿取何乐不为,我还可以省下来时间干我其它的事。
总之,想问题比八卦讨论更有意义,那回到问题本身,我简单说几句
1.隐私安全
对于有的人并不想把自己所有的过去让人浏览知悉、被分析。
2.过滤无用
在乎你的人,三天足以可以看见了解你的动态,不在乎你的你就永久对他开放也无济于事。
3.一种神秘感吧
你还别说,这就像「距离产生美」一样,再好的哥们、再好的伴侣,你可以敞开心扉,但你绝对要留几分自用地。如果你啥都一股脑说出来,得到的印象结果可能就不是所谓的信任,而是质疑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大家怎么看?留言说出你想法,我们一起探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最近“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这个功能,引起人们极大的争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