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放久的药如何判断药品是否变质?
药品,药物,结晶放久的药如何判断药品是否变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放久的药如何判断药品是否变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先看药物的剂型。一般来说,直接看外包装的标注使用期限是最准确的。如果你是外包装丢失,而又不清楚药物是否过期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吃,没必要省这点钱。
如果非要判断的话,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仅供参考,不适用于所有药物,我的处理建议还是请参照本回答标黑的第一段话)
①片剂
(1)色片颜色加深,并有斑点
(2)有疏松、裂片、粘连、异臭等现象,说明药片已潮解或发霉、变质
②胶囊
出现破裂、变色、粘连、结块时不宜再用。
③水剂
有结晶、沉淀、混浊、霉点等,不可再用。
④糖浆剂、合剂、口服液
有析水、沉淀、混浊、霉变等现象及嗅之有异味,打开后有气泡,说明已变质。
⑤软膏剂
出现膏质油水分离、结晶析出,有酸败、异臭,则不能使用。
⑥中药
出现霉烂、虫蛀等不宜再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药品也和食品一样,也可因为放置不当或时间过长而变质。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当我们从医院或药店购买药品后应该注意质量而进行必要的检查。除了通过药检部门或医院对药品的内在质量进行检查外,个人也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药品的外观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以保证我们服用的药品是安全有效的。
自检常用药品外观的变化通常有如下的特点
片剂和丸剂
光线、温度、湿度、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与破坏,如存放不当或存放过久,会使药品质量下降或变质无效,表面出现斑点、膨胀、粘连、裂缝甚至变色、异臭等,就意味着药品已经变质。例如维生素C片变黄、阿司匹林发现针状结晶等。糖衣片稍褪色时尚可考虑继续使用,若已全部褪色或糖衣面发黑,出现严重花斑、受潮、发霉、糖衣层裂开、融化、粘连等情况时,则不可再用。瓶装拆封后一般使用期限不超过3个月。
胶囊剂
硬胶囊出现受潮粘连、破碎等现象;软胶囊出现破裂漏药、粘连或出现异味等,也已经说明药品发生了变化。胶囊剂主要受温度湿度影响比较大,所以要注意放在阴凉处保存为好。
颗粒剂和散剂
如出现受潮结块、异臭、色点、虫蛀或霉变等现象则不能再服用。所以应保证干燥、松散、颗粒均匀等。开封后建议一个月内使用完。
溶液及糖浆剂
这类药物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因此当我们发现药液中不再澄清透明,出现了絮状物或混浊、沉淀、分层以及发酵、异味均已变质。平日里开封的溶液剂和糖浆剂不宜久存,冬天不超过三个月,夏天不超过一个月。再次服用时,应该对着光线看,观察溶液是否依然澄清。如出现大量气泡、絮状混悬物、沉淀物或变色、结晶,表明糖浆液已有酸败现象,不能再服用。不建议放冰箱低温贮存,温度过低,容易析出结晶,摇晃不能使其消失溶解,属于变质现象。
软膏、乳膏、栓剂
虽然是外用制剂但如果发生了变质也是不能再应用的,例如出现融化、分层、硬结、渗油、变色、或颗粒析出,甚至出现霉败及臭气。此外栓剂除以上现象外,如果出现了软化、变形或断裂也是不可以再使用。在规定储存条件下最多保存2个月。
滴眼剂、滴鼻剂
如药剂中有结晶、絮状物或见浑浊、变色等,不可再使用。开封后使用尽量不超过4周。
家庭怎样保存药品?
家庭保存药品,应遵循以下方法:原包装完好的药物,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贴上醒目的标签,写明有效期、名称、用法和用量。
避光
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菌药物,遇光后都会使颜色加深,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
密封
空气中的氧气能使药物氧化变质。所以,无论是内服药还是外用药,用后一定要盖紧瓶盖。
保持干燥
干燥是为了防潮,有些药品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吸收水分后很快变质。阿司匹林是一种易吸潮的代表药,吸潮后便开始缓慢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产生浓烈的酸味,对胃的刺激大大增加。
低温阴凉
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上升10度,化学反应速度可增加2 - 4倍。因此,药品的存放位置,应选择在家中最凉爽处。有些药物须低温保存,一定要放入冰箱冷藏室,不得存放于冰箱速冻层。
上一篇:观音竹一直水养能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