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六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转注,指事,造字六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六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
六书指汉字的六种构造。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其中前四书主要指"造字法",后二书是"用字法"。
象形与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
形声与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
专注:属于"用字法”。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六书是古人创造汉字时所遵循的六种原则。
六书这个概念自古就有, 《周礼·地官·保氏》有记载。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沿用至今。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象形:照物体形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文字,比如日和月就是象形字。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如一横上面加一点就时“上”,下面加点就时“下”。(一个独体字加一个符号)
形声: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表示什么意思) 声旁(又称“音符”代表发音)。说文解字中称大部分汉字都是形声字。
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如“半”字由“八牛”,八有分开之意,整个字就时将牛分成相同两部分;“分” 中的刀是路的图形,八是两个方向分开,这个字表示在岔路上分开。(会意和指事的区分是会意一般由两个独立字构成)
转注者,是用字的方法,转注可以简单理解为是两个字可以互相解释。如考、老都是代表年龄大的老人
假借:古时候,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例如: “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对这里所提的六书知之甚少,抱着学习的态度最近我认真上网查看了有关资料,才对六书造字法才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将我查阅归纳关于六书的一些知识和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六书的历史、概念及运用:
古时也有称此六种为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另一种也有指儒家经典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书。
但古今众多学者称“六书”为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所以这里说的六书,应该是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据《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他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後古人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這些文字就叫做「字」。叫它为「字」,是说它來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寫在竹简、絲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長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所以在泰山封禪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六书说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直到许慎创造六书说,才有了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而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这六种方法是东汉许慎在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因此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
古往今来许慎在《说文解字》对“六书”的论述最为详细:"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具体内容: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 "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以及有一些本来是会意字但被逐渐"读"成形声字,甲骨文时代约仅有15%左右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50%的汉字是形声字。
六书之一,象形。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牙部》:"牙,壮齿也象形字,象上下相错之形。"《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
上一篇:都说买挖掘机三年就回本,以后月赚两三万,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