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姜高产有什么栽培技术?如何进行大棚内温度的调节?
大姜,温度,土壤大姜高产有什么栽培技术?如何进行大棚内温度的调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为了推进植株成长强健,增强抗病性,成长时期可每隔10-15天喷施一
次康丰素、爱多收、大肥王及2003等叶面肥,并可田间冲施黄腐酸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选种
依据土壤肥力状况的不一样,每亩用种量通常在800斤摆布。选种时,应选择
健康无病、整齐共同的姜母和姜种。
第 二、培养壮芽
晒姜:播前20-30天,从储藏窖中取出种姜,洗净种姜上的泥土,平铺在草
苫或洁净的地面上暴晒1-2天,黄昏收进屋里,以防受凉。其作用是:①、进步
姜块的温度,打破休眠,推进体内营养分化,加速姜种发芽速度。
2、困姜:晒姜结束后,将种姜置于室内堆积2-3天,姜堆上掩盖草苫,以
利于推进种姜内营养转化,提前发芽。
3、催芽:通常选用“炕姜芽”催芽法,假如种植面积较大、姜种较多,可
选用炕姜法姜块的堆积厚度应控制在50-60公分,姜堆上部盖上棉被或毛毯,约
经20-30天,幼芽长至0.5-1.5公分时,即可耕种。
第三、整地上肥
姜田选定后,每亩施优异腐熟圈肥5000-8000公斤、过磷酸钙50-75公斤,
撒施于地面,深翻25-30公分。整平后依照50-55公分的沟距开耕种沟,沟深15
公分,沟内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或饼肥75-100公斤(每亩用量),或
煮烂并发酵好的豆子50-75公斤,肥料施入后,用二齿钩将肥料和土壤混匀,以
防灌水时冲走。
第四、耕种
露地栽培通常于5月初耕种,耕种前先将姜芽依照巨细规模进行选级。耕种
时依照上齐下不齐的准则摆放到预先作好的姜沟内,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厘
米之间,耕种后当即覆土,厚度4-5公分为宜,同时荡平沟底。覆土过厚,地温
低,不利于发苗出苗。覆土过薄则土壤表层易干,相同影响出苗。耕种结束,浇
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沟底与上端的间隔坚持15公分摆布。
第五、肥水办理
1、洒水:在浇足底水的基础上,苗期要始终坚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
形成植株成长不良、姜苗低矮、重生叶片不能正常扩展而呈歪曲状况。立秋前后,
进入旺盛成长期,需水量大,通常每7天摆布浇一次水,坚持土壤湿润,收获前
2-3天浇最终一水。
2、追肥与培土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6月中下旬当姜苗高30公分摆布,发作1-2个分枝时,
联系撤掉地膜追施“提苗肥”,每亩施用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摆布。立秋前
后,联系除草追施“转机肥”,这次追肥请求量大,营养全部,选用肥效耐久的
有机肥与速效肥相联系,每亩施饼肥75公斤或煮烂发酵的豆子50公斤,加复合
肥50公斤或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在距姜株基部15公分摆布开沟,
将肥料施入沟中,然后覆土封沟培垄,使本来的沟变为垄,垄变沟,追肥后及时
洒水。进入9月份后,为推进姜块的迅速膨大可追施“补充肥”,每亩施硫酸铵
10-1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或复合肥25公斤,肥料可沟施也可随水冲入姜
田中。
第六、病虫防治
1、病害:(1)姜瘟病:选用土壤及种子消毒加以防止,田间防治可用:50%
消菌灵1000倍液、5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兑水60斤(及新植霉素)等药剂替换
喷施。(2)炭疽病:田间防治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炭疽停800倍液。
2、虫灾:要点防治姜螟(钻心虫)。从6月初开端防治,选用万灵、农地乐、
海正灭虫灵、乐斯本等药替换运用,每隔7-10天喷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
3、为了推进植株成长强健,增强抗病性,成长时期可每隔10-15天喷施一
次康丰素、爱多收、大肥王及2003等叶面肥,并可田间冲施黄腐酸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
大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作物,因其味道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姜高产技术有很多方面,下面我就一一介绍。
一、选地选种
大姜想要高产优质,首先就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地块。而且要求无姜瘟病菌,有良好的旱灌涝排条件。与此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大而饱满、没有病虫害的高产大姜作为姜种。
二、晒种困姜
为了保证大姜发芽均匀、提早出苗,我们应该在播种前20-30天,从贮藏窖中将种姜取出,去泥后晾晒2-3天,也就是常说的晒姜。在晒姜结束之后,要在室内堆放5天,并在姜堆上覆盖草苫,这一过程被称为困姜。
三、适时播种
大姜播种时间因地而异,在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而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至4月中旬播种。在播种前,要在下午浇足底水,以保证幼芽顺利出土。待底水渗下后,按照一定株距将大小一致的姜种摆放到沟中,需要保证幼芽一律向上,并使方向一致。在种姜播下后,我们应该立即覆土,厚度在4-5厘米。一般一亩地栽培5000-6000株大姜。
四、覆盖地膜
在姜种播后,应该立即覆膜,可以比露地栽培提前15天,增产20%以上。在大姜幼苗出土长至2片真叶时,就要及时扎孔破膜放苗,最后将孔用细土封平,以利于保墒增温。
五、合理施肥
大姜属于喜肥耐肥的作物,整个生育期吸收钾肥最多,氮肥次之,对缺氮最为敏感。因此,我们要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合理配比施用,还要注意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六、科学浇水
因为大姜根系不发达且分布较浅,对水分吸收能力弱,所以不耐干旱,对水分需求较为严格。在大姜浇水时,需要掌握前期浇小水,中后期浇透水。如果遇到积水,就要及时排涝,应该始终保持地表湿润,以湿而不涝为宜。
七、及时收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