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蛋鸡白冠病的症状是什么?
白细胞,磺胺,鸡舍蛋鸡白冠病的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防治措施
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扑灭传播媒介--库蠓。在流行季节对鸡舍内外每周应喷洒杀虫药,如用0.01%的敌百虫溶液或0.03%的蝇毒磷溶液等。在本病流行季节,在鸡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可爱丹、泰灭净等。发生本病时治疗首选泰灭净,原粉用量为1克拌料2.5公斤,连喂5-7天。也可用增效磺胺嘧啶,鸡每公斤体重口服25毫克,首次量可以加倍,连服3-4天。还可用氯喹,鸡每公斤体重口服100毫克,每天服1次,连服3天,隔2天再服用3天。注意交替用药。
体会分析
本病是通过库蠓(一种极小的,如小蚊虫般的昆虫)吸食鸡血而传染,又以鸡舍靠近塘边、溪边、杂草、矮树多,通风不良较潮湿的地方容易感染。针对此,在入夏前,我们及早清除鸡舍周围杂草、矮树枝,清理鸡舍边的积水,理通沟渠;并对周围环境用敌百虫或灭虫菊酯等杀虫药喷洒灭蚊除虫,如果有卡氏白细胞原虫病,最好在傍晚库蠓活动比较活跃时进行。在疾病流行季节,用克球粉、敌菌净、泰灭净等进行投药预防有积极作用。经过以上的预防措施,能有效的控制该病的发生传播。
治疗
磺胺药对住白细胞虫的杀灭效果较好, 临床常用的有磺胺药如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2-甲氧嘧啶、磺胺氯吡嗪钠、磺胺喹噁啉、磺胺甲基异噁唑等。使用时可根据用量选择拌料或饮水大群给药, 值得一提的是, 磺胺药对鸡的肾脏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使用时最好不要复配其他对肾有毒性的药物, 如氨基糖胺类、非甾体类等药物, 且在用药期间同时配合使用小苏打, 以便碱化尿液防止磺胺药在输尿管中沉积形成结晶尿, 从而造成肾脏的损伤。
除了杀虫药外, 由于病鸡严重贫血, 机体衰弱, 需要及时配合使用补血保健类药物, 饮水中可添加VC可溶性粉, 以增强血管的致密性, 防止出血加重。及时在料中拌入电解多维和微量元素预混剂, 其中VB12和铁元素都有助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可及时补充外周血细胞, 加速机体恢复。对于严重感染且治疗希望渺茫的鸡群, 建议直接淘汰, 因即使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鸡群后期的生产性能也难以完全恢复, 特别是内脏器官出现器质性损伤后, 机体的代谢会受到很大影响, 蛋鸡难以达到产蛋高峰期, 肉鸡料肉比升高, 失去治疗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蛋鸡白冠病季节性明显,主要在夏秋季节吸血昆虫频繁活动时容易发生。一般来说,我国南方主要在每年的3~12月份容易发生,而北方主要在每年的7~11月份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温度高于20℃且湿度较大时,大量吸血昆虫进行繁殖,更加频繁的活动,从而导致在小溪、水田或者沼泽地区附近的养鸡场非常容易发生该病。另外,如果鸡场内同时饲养猪等其他家畜,或者周围有猪场时,还会与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发生交叉感染。
该病在任何品种和不同日龄的蛋鸡都能够发生,尤其是3~6周龄的幼鸡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死亡率,有时甚至能够达到50%~80%,而中鸡发病后会导致发育缓慢,成鸡患病后会导致产蛋率降低,且有个别发生死亡,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2、蛋鸡白冠病的临床症状
蛋鸡发病后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减少饮水;鸡冠萎缩,呈苍白色,且容易产出沙壳蛋、破壳蛋、软壳蛋等,产蛋量往往会降低10%~40%;翅膀严重扇动,通常突然发生抽搐而出现死亡,偶有咯血症状,呼吸困难。青年鸡患病后,鸡冠发白,体质消瘦,排出黄绿色或者黄白色的稀便,抑制机体发育,导致鸡冠无法正常发育。初产蛋鸡大群患病后,往往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饮水量、采食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但会导致产蛋率停滞无法提高,且增加无壳蛋、软壳蛋的数量等。
3、蛋鸡白冠病的剖检变化
病鸡全身皮下脂肪、胸肌、腿肌存在出血斑点,且在表面有米粒样的白色结节突出;心外膜、肺脏、肠膜及盆腔脂肪等都会和周围组织间形成明显的界限,并在表面有红色或者白色的小结节突出;胸腔、气管里面存在无法凝固的血液;肝脏发生明显肿大,且质地变脆;有些病鸡的肾包膜下存在大面积出血,肝表面存在出血泡或者肝脏发生破裂而引起出血;偶尔在输卵管里面能够看到有白色的小结节在表面突出等。
4、蛋鸡白冠病的诊断
发现疑似病例后要采取血片检查法,即在鸡只的鸡冠或者翅下小静脉使用经过消毒的注射针头采血涂片,或是对脏器出血点进行触片,经过姬姆萨氏或者瑞氏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能够看到虫体则可确诊。但由于该病通常呈慢性经过,且在初期外观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误诊或者耽误治疗,从而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注意鉴别诊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6
鸡白冠病是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有多种,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一般以夏秋季多发生,受感染的鸡只以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鸡冠失血苍白而得名,有些地方也称为蚊子病。
病变剖检病鸡可见尸体消瘦,血液变得稀薄、稀淡,胸肌、腿肌有明显的芝麻状大小出血点或雪斑,肌肉苍白,肝脾肿大脆弱以出血点或白点结节为特征。[1]
临床症状
发生本病的雏鸡症状明显,病鸡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涎,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生长发育受阻,羽毛松乱,行走、呼吸困难,咯血等。蛋鸡一般产蛋率下降10%左右。所有病鸡最明显的特征是贫血,鸡冠苍白无血色。剖检病鸡可见尸体消瘦,血液稀薄,全身肌肉苍白。肝、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肝上有粟粒大的白色结节。消化道充血,腹腔有血水。肾脏出血,腿肌与胸肌上有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根据发病季节、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结合采血涂片镜检看到虫体可以确诊。发病急,平时稍不注意,在喂鸡时发现墙角落处倦缩的病鸡或死鸡,严重的鸡只会咯出血痰或死后口角流血。发病天龄多在15-35天左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