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白帝城托孤,何以把诸葛亮与曹丕相比?
刘备,曹丕,白帝城刘备白帝城托孤,何以把诸葛亮与曹丕相比?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白帝城托孤,何以把诸葛亮与曹丕相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22年,刘备兵败夷陵,退守永安,驻扎在白帝城。孙权担心刘备不肯罢休,于是派遣使者议和,刘备同意议和,孙刘两家和好。
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重,于是召见诸葛亮、李严等进行托孤,史称“白帝城托孤”。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刘备对诸葛亮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在这里刘备将诸葛亮的才能夸奖的十分有味道,比曹丕的才能高十倍还要多,让他辅佐后主刘禅,如果刘禅才能不行的话,就让诸葛亮代替他,真的是这样吗?(白帝城托孤)
刘备为何将诸葛亮和曹丕对比?
我们首先看曹丕干过什么事,曹丕在曹操去世后当年就把汉献帝刘协废除了,还搞了“禅让”这样的把戏,自己做了皇帝。
刘备用曹丕对比诸葛亮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警告诸葛亮不要学曹丕的样子,不然后果自负;第二层意思就是让诸葛亮真心辅佐刘禅。
刘备手下主要有三大派系,第一个派系就是早年始终跟随他的老班底,有:关羽、张飞、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等。第二个派系就是荆州集团,代表人物是:诸葛亮、蒋琬、费祎、马谡等。第三个派系是益州集团,主要代表人物是:法正、李严、黄权、秦宓等。白帝城托孤之时,荆州派系的主要人物都在,益州代表人物法正已经去世,李严是代表,而刘备的老班底是以赵云为代表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最大的得益者,他可以自己开府了,自己招募幕僚班底;李严留守永安,镇守蜀汉的东部。
赵云作为后方留守将领,在刘备退守白帝城之时就将军队开拔到永安,距离白帝城非常近,主要是护卫刘备,同时做托孤的安全保障。赵云刘备死后由中护军、征南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封“永昌亭侯”,此时赵云已经是老年人了,比关羽封侯晚了23年。
由此看来赵云就是刘备安排的刀斧手了,如有异动立马出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220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慌忙撤出了沔水一带的驻防部队,以及襄阳的围城队伍,火速赶往江陵一带,想伺机抢回荆州的控制权。
回军途中,关羽几番与吕蒙交涉,试图打探荆州的具体情况。吕蒙用一招“存恤耆老”,彻地击垮了关羽的人心,荆州军争先恐后的脱离关羽,倒戈投靠了东吴。
关羽终成众叛亲离,往麦城一带撤退,经过漳乡,准备去投靠临沮马超。吴将潘璋、朱然等埋伏在临沮的必经之路上,擒杀了关羽及其子关平。
公元221年,继曹丕称帝之后,刘备也赶紧登基称帝,立国号为“汉”,改元“章武”。
不久后!刘备不听群臣劝谏,决定以为关羽报仇的借口讨伐东吴,伺机抢回荆州诸郡的控制权。在秭归一带拉开了夷陵之战的序幕。
起初蜀中将士连战连捷,气势如虹。陆逊则示之以弱,终日不与蜀军争锋。刘备等人日渐骄矜,恃勇轻敌。一步一步的堕入了陆逊事先设好的圈套。在夷陵被陆逊打得大败。
刘备率领残兵败将逃奔到白帝城,由于怒气攻心,已知自己不久于人世。急令诸葛亮前往永安受托孤重任。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为什么偏偏要把诸葛亮与曹丕相比呢?
第一、希望诸葛亮继承自己的遗志,匡扶汉室,铲除曹贼。
经此一败,刘备也意识到了,他东征孙吴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既然平生以“匡扶汉室”为己任,曹魏才是头号大敌,曹丕才是篡汉自立的“国贼”。怎么可以反攻东吴,残杀自己的外援力量呢?
况且荆州本来就是向东吴借的,吴蜀之战也是关羽率先对东吴的湘关用兵的。贸然的攻打东吴,找不到更好的借口,名不正言不顺,反而失了人心。
刘备临死提到曹丕,是想告诉诸葛亮,曹丕才是头号大敌。显然他已经不恨东吴了。
第二、敲打诸葛亮,希望他不要步入曹丕的后尘
曹丕之前做了什么?接替父位,担任了汉庭的丞相、魏王。不久后逼迫汉献帝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魏国。
诸葛亮也是蜀汉丞相,位高权重,威望地位无人能及,无异于汉亭丞相曹丕。刘禅虽贵为蜀汉的继承者,但他却平庸无才,与汉献帝如出一辙。根本就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刘备用诸葛亮比曹丕的第二层意思,是希望诸葛亮不要步曹丕的后尘,效仿曹丕篡汉自立的恶劣手段。
所以当他说完“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之后。紧接着马上又跟了一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真的愿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吗?这肯定是不现实的。他就是想看看诸葛亮的态度。
诸葛亮显然也意会到了。赶紧说道“臣敢竭肱股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表明了自己忠心事主的立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以曹操为对手为目标而奋斗,深知曹操之能。然而终曹操一生都没有能够篡汉自立,不是曹操不想,而是以荀彧为首的大臣们不仅不支持,还竭力反对。而曹丕轻易就做到了,都没有像样的反抗,“后生可畏”四字油然而生。刘备不知道的是:曹操的政策“唯才是举”,让大臣们没有了安全感。自己奋斗半生的成果还想传给儿子孙子呢!然而曹丕只是因为一个县令死了,他把县令的位置传给了该县令的儿子。哭着喊着忠于大汉王朝纷纷重新站队。汉朝于是寿终正寝。刘备自己又是被初出茅庐的陆逊打败,所以他对年轻一辈既敬且畏。君才十倍曹丕,有嘉许也有敲打还有无可奈何,毕竟败局是自己造成的。
上一篇:假如你的男朋友跟他的女闺蜜出去旅游,你会跟他分手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