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鹤堂拍电影,张云雷出专辑,郭德纲的徒弟们未来之路会怎样?
相声,德云社,也是孟鹤堂拍电影,张云雷出专辑,郭德纲的徒弟们未来之路会怎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跨界并不稀奇啊,毕竟相声讲究的说学逗唱,大家都是十八般武艺的,所以接触到其他领域也是为了相声和德云社传播服务的,这个并没有冲突。
一个团体需要领军人物,现在郭德纲的徒弟们一个个的走红,让老郭也可以松一口气享享福了,江山已经打下,至于怎么阔展疆土就要靠徒弟们自己了。
就好像老郭说的,那一夜我也曾看到花团锦簇,那一夜我也曾看到百万雄兵。
现在是德云社最好的时代。
徒弟们各个拿得出手,公司上了轨道,大家各司其职。
至于那些质疑他们的人,可能并不是真心爱他们,只有爱他们的人才知道,他们会在师父的带领下走花路,而且是一路走下去的。
毕竟有师父护着,多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忘了郭德纲办哪段相声里说过了:干死你的未必是同行,也可能是跨界的!
跨界发展已成大趋势,不只是在相声圈内。
前几年的时候跨界还是个新名词,当时的人们崇尚是干一行爱一行,崇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深钻深耕,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价值观也在多元化,此一时彼一时。
跨界发展虽然已成趋势,但也有不少玩砸了的,就拿最近的吵的沸沸扬扬的江一燕来说,一个演员拿了个建筑界的大奖,虽然不知道这个大奖有多大的含金量,但是最近在网上可是被骂惨了。说实话我也觉得有点儿别扭,就算是真的也没必要拿出来吧,建筑那可个专业性极强的活儿。你一边演着电影,一边随随便便就能拿个大奖,这让一众秃了脑袋,坏了颈椎的建筑师们情何以堪啊?
张云雷,孟鹤堂等人本身就具有跨界的实力。
德云社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因为它不仅仅振兴了古老濒临死亡的相声行业,更是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德云社之前谁能想到一袭长袍大褂为标志的相声居然能融入娱乐圈。
再来说张云雷,孟鹤堂等人,他们本身就有跨界的实力。作为德云社的佼佼者,说学逗唱的基本功必须是无比扎实的,还得必须有一样十分精通的。张云雷的唱功不用多说,专业人士的评价可能嗤之以鼻,连屁都不是。但是架不住人家粉丝多呀!有不爱听的就有爱听的。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这个网红满天飞的年代,搞怪搞丑都能成为明星的年代,凭什么就容不得形象唱功俱佳的张云雷出个专辑。
咱们再来说孟鹤堂,新生代相声演员里我特别喜欢。形象上来说孟鹤堂应该属于白面小生一类的。但声音却出人意料的低沉,素有低音炮儿的雅号。
孟鹤堂拍电影,消息一报出来就遭遇很多人指责其不务正业。这个说法有点无稽之谈。首先人家耽误不了相声主业,如果真耽误了郭德纲那一关就过不了,其次从孟鹤堂的相声表演上来看,他的表演有还是有些张力的,我觉得最起码不会岳云鹏差吧。
其实相声演员也是普通人,也是要赚钱的。现在的相声市场看起来一片繁荣,但现实很残酷。只依赖相声的话,大部分演员甚至都解决不了生存问题。更何况德云社可不止这几个当红的演员还有好几百口子呢,吃饭的嘴接起来也是十多米长啊!仅仅靠说相声养活不了啊。
咱们再来说德云社的其他演员,烧饼就不用提了,因为倒仓失败,每次听他说相声都不自觉的蹦出来三个字儿:公鸭嗓。虽然他的表演风格我也很喜欢,但是这嗓子我实在是受不了。但天生我材必有用啊!前段时间出人意料地在健美杂志上露了一把风头,一直知道烧饼在健身,但没想到他能玩的如此溜索,也是人才。
作为少班主的郭麒麟,最近综艺参加的是满天飞,郭德纲在大叔小馆里也说过:我见我儿子一面是真难呢!说实话,郭麒麟的综艺感还是很不错的,一张娃娃脸加上小眯缝眼如果笑起来那眼睛基本上看不到,一看就是人畜无害的那种。最主要是他很努力,不是说仗着有个名满全国的老爹就胡作非为,这一点让很多娱乐圈的前辈都很喜欢他,这其实也是本事啊。。
还有德云社的少奶奶阎鹤祥,刚看了一个新闻,老舍巨作《牛天赐传》改编而成《牛天赐》话剧演出已经开演了,郭麒麟和阎鹤祥参演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大角色,但这个就是质的飞跃了,话剧舞台那可不是谁都能登台的。
还有阎鹤祥的评书《我的师父和我们的德云社》,在近几年青黄不接的评书市场上,可算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反响相当不错,也算是大大的捞了一把粉丝。其实阎鹤祥的评书严格来说算不上跨界。毕竟曲艺平书都是一个屋子里的,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德云社里能够成名成腕的人都是有点儿真本事的。
再说老一辈于谦,可以说是跨界的典范了。说的了相声,玩的了摇滚,演的了电影。并且一样一样玩儿的还都不错。这不参加完了脱口秀大会第二季,在节目中与众多脱口秀演员展开了一系列的碰撞,火花四溅的那种。看得出来于老师除了拍电影和玩儿摇滚之外,也渐渐的开始致力于喜剧后辈的提携。
有人跨界就有人坚守。
德云社里最年轻的“老先生”高峰就是坚守派的代表人物。
时代不同了,社会也不同了,文化娱乐必然也必然会改变,我一向不赞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坚守传统,我们所要的传统艺术应该是传统的筋骨不变,再加上适应时代发展的皮肉,如果非要说有区别,那也是筋骨和皮肉的比比例不同。
其实很佩服高峰,他是真爱相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但凡有点儿本事的人都成名成腕,凭高峰的本事,再加上在德云社的地位和郭德纲的推崇,要想成名成为早就红了。但是高峰一直坚持着相声的底线,坚持着相声的筋骨所在,说他是德云社的最后一道防线也不为过吧。
德云社的年轻弟子们,无论在外边儿如何的大红大紫,车马喧闹,见了高峰还是得恭恭敬敬的尊称一声:高老师。
未来的相声发展。也不仅仅是长袍大褂一张桌,醒木折扇白手绢。未来的相声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相声演员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传统我们应该坚守,但是不应该死守。说句有些大不敬的话,有一些东西如果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真的湮没在了历史的车轮中,那也是命运所在。相声差一点儿就走到了这一步,万幸的是,相声圈出了一个郭德纲,出了一个德云社。也许其他的传统艺术应该借鉴一下吧。
分享不同的观点,期待您有好的见解,记得关注我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