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什么意义?
神话,人类,神话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什么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说神话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那些是真的呢?
要知道中国身为已知最古老的国度之一,历史尚有遗失,而且未解之谜一大堆,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甚至更久,人类才存在了多久,加上侏罗纪,白垩纪等等所有已知文明时期加起来也不到一亿年吧,那么已知之前呢?
《山海经》大家都知道,曾经被试做神话 异兽录,现在证实是古代的世界地图,里面的生物全部存在,你能想象那些生物活生生的生活在地球上的样子吗,人类如果是原始社会,他们该怎么生存呢,怎么画出的世界地图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那么官方的说,就是神话传说带给我们信仰,带给我们天马行空的幻想,也是古老民族的思想展现。
有些影响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美好憧憬。
当看到月亮,我们想到的不是一个光秃秃的星球,而是嫦娥玉兔广寒宫,即美又浪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许多哲学家都认为,神话是先民幻想的产物,没有什么理性精神,根本不在哲学的关注范围。但是到了近代,从意大利学者维柯,法国人类学家、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开始,神话开始被列为研究人类思维的考察对象。叶舒宪认为,这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尤其重要。如果说西方哲学是在扬弃神话思维之后发展起来的话,那么,中国的哲学思维,则是直接承袭神话模式发展而来的。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神话系统是如何搭建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先来说说中国神话模式的出发点,它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太阳。人类最初的想象,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在各种自然现象里,对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太阳。人类祖先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都是在观察太阳早晨如何从东方升起,傍晚如何从西方落下时形成的。逐渐地,还产生了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阴和阳这些对立概念。在许多原始民族的神话里,太阳的每次东升,都被认为是一次出生,落日是一次死亡。这个出发点好理解,但中国早期神话材料是很少的。于是,叶舒宪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就是查找中国古代的礼乐仪式资料。因为宗教礼仪活动具有非常强的历史稳定性,有时会保持数千年不变。比如,今天印度社会中的一些宗教活动,可以一直上溯到远古时代。通过复原上古时代的宗教仪式,就能观察到当时的神话状况。在《史记》里,司马迁记载了汉代官方的祭祀活动,所祭祀的对象叫“太一”。在屈原的《九歌》里,这个神叫东皇太一。祭祀太一的仪式,是在夜里举行的,由七十名童男童女演唱代表四季的四首歌。这些细节,你需要留意,它们在中国神话模式里都有典型含义。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个太一,到底是什么神呢?对祂的身份,各种文献说法不一。有的材料说祂是天上的太乙星神,也有说祂是太阳神的。在先秦两汉时期,太一成了民间信仰里的最高神明,相当于上帝。叶舒宪通过把汉代祭祀同印第安人的宗教仪式进行对比,又对那四首歌的内容和相关古文字进行考据,得出了结论:这个神秘的太一,就是原始神话中的太阳神。汉代祭祀太一的仪式,就来自史前时代的太阳神崇拜。意义是模仿太阳的运转规律,保证自然界风调雨顺和社会平稳运行。在夜间祭祀太一,是因为远古的太阳神祭祀活动,是在冬至的夜间举行,因为人类发现这一天的夜晚最长、白昼最短,认为这是太阳虚弱的表现,需要他们帮助太阳增强能量。到了汉代,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礼乐仪式,已经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了。另外,《史记》记载汉武帝的封禅活动,也是在冬至这一天祭拜太一。在武帝时期,太一已经是官方信仰的最高神明了。汉代以后的皇帝祭天仪式,也都是在冬至这一天。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中国神话模式里的最高法则。在对太阳神的崇拜里,先民发展出对宇宙的感知,很自然地形成一个印象:万事万物,都在进行着周期性的循环往复,在自然现象里是寒暑交替,在生物界是生死循环。这种理念再经过类比扩大,就提升成中国古代神话关于宇宙本体认识的最高法则。它只有一个字:就是“道”。你应该知道了,这就是《老子》里“道可道,非常道”的那个道。但早期中国神话里的道,和《老子》里的道还不完全是一回事。道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地位,类似于古希腊文明里的“逻各斯”,是个最高范畴的概念。至于该怎么解释它,古今学者可是伤透了脑筋。老一辈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说,道是中国文化中“中坚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但很难明确定义。你一定义,儒道墨各家,都会觉得不符合他们的理解。有的研究者认为,道这个概念,就是《老子》发明的。还有许多学者觉得,道家思想并不是某个古代思想家的发明,而是从原始的宗教、巫术里继承来的。需要在动态的历史里,观察这个理念的发展变化。比如,学者、诗人闻一多就觉得,道的原型是古代神话中“灵魂不死”的观念。至于神话模式里的道,要比古代哲学里的形而上的道具体和直观。它的主要含义,就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普遍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万事万物呈规则的、周期性的变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向反面发展。这个原理,确实适用于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已经说了这么半天了,一个神话都不提,我多少有点儿不好意思。那咱们就讲一个最能体现“道”的神话吧,就是有名的《夸父追日》。这个故事你很熟悉了,但你想过没有,巨人夸父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到底为什么要追日?《山海经》对夸父追日的记载,有两点很有意思:一个是他的具体路线,是从位于北方大荒的载天山启程的,他先向日出的东南方向走,然后追着太阳的运行轨迹向西跑,最后,追到西方一个叫禺谷的地方,太阳就是在这里落山了。然后,夸父又向哪儿走了呢?他因为干渴,想要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没有走到,渴死在了当初的出发地载天山。也就是说,他的运行路线是绕了一大圈子,回到了起点。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夸父追日的目的,不是渴望光明,而是要和太阳竞争比赛,看看谁跑得更快。夸父的速度也确实够可以的,和太阳不相上下。如果按照道的法则来复原这个神话,它的深层次含义和夸父的身份,就浮出水面了。夸父所做的是一个循环运动,这正是道的基本法则。而他的身份,则是与太阳既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水神。古人相信,太阳的循环,带动了江河湖海的循环。这个神话是在用人格化的方式,讲述自然循环的现象。那又凭什么说夸父就是水神呢?因为这个故事里有一个细节,夸父来自北方,他虚弱的时候也要回到北方去。这涉及到神话模式的又一个重要内容:神话世界的时空结构。我们刚才说了神话模式的中心动力,说了首要法则,也该说说它的大体结构轮廓了。我们先来看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学者,有个共同发现:在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里,时间和空间概念是交错混用的,古代的东西南北既是方向,也代表四季。将四方、四季和用于纪年的干支结合在一起的表述方式,我们很熟悉,这就是:东方甲乙木,与春季结合;南方丙丁火,与夏季结合;西方庚辛金,与秋天结合;北方壬癸水,与冬季结合。居中的是中央戊己土,能统领四季。在这个结构里,没有脱离特定空间的时间概念,也没有脱离特定时间的空间概念。这四个神话世界的子系统,形成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在商代和西周初期的历法里,还只有春秋两季,逐渐才分出了冬夏两个季节。所以, 古书对四季的排列,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到了神话模式成熟定型阶段,四方和四季的包容性和概括性就很强了,四方神灵的布局也很严格。比如,《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都记载,火神炎帝、祝融,都位于南方,符合南方代表夏季和火的特点。说夸父是上古的水神,就是因为北方代表水和冬季。另外,北方还代表着阴间,被古人认为是地狱所在的方位。理由也很直接:古人观察太阳从正东升起,中午偏向南方,黄昏从西方落下,次日从东方升起。那么,这一夜,太阳潜伏在哪里呢?哪里的黑暗,能把阳光都吞没了呢?只能是北方的阴间世界了。说到阴间,我们要说到神话世界的另外一重结构。可以叫三分世界结构,也可以说是神、人、鬼的结构。四方四季的时空结构,是并列并行的关系,这个结构,是垂直的关系。关于它的最简单概括是:天圆,地方,大地环水。汉代以前出土的许多文物,都有这个结构的图案。圆融的天空,当然是神灵、日月、龙凤这类神话主角的领地了。方盘形状的大地,是人类和一般动物的生活场地。天和地,可以说构成了阳界。那阴间在哪儿呢?你还记得大地环水吧。在上古神话里,环绕大地的水在北方,与通往地底的黄泉之水相连,这下,水下的幽冥世界,就和天空、陆地构成垂直关系了。
上一篇:和大学室友刚认识一个多月,他背着我和我对象打电话聊天,绿了我,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