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助听器有回音怎么回事?
助听器,外耳道,效应助听器有回音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助听器有回音,耳闷是因为外耳道被封闭而引起的骨导听阈降低的现象——堵耳效应。在助听器佩戴中易引起佩戴者耳内闷涨感、自己说话声音空洞不适或响度过大,低频相对较好的人多有此现象。堵耳效应,似乎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词,很多人戴上助听器的第一反映就是觉得声音发堵、发闷,像在水桶里说话,自己说话的声音变得明显过大,等等现象。堵耳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外耳道被封闭而造成骨导听阈变好的现象。这一效应在纯音测听中会造成低频骨导听阈下降,在助听器中会造成佩戴者感觉耳部闷胀、自己说话的声音空洞不适或者响度过大。如何将通过骨传导方式到达耳道的低频声音能量有效地降低或通过耳道释放出去是助听器技术面临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谈谈堵耳效应的原理、以及在助听器选配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消除堵耳效应。堵耳效应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堵耳效应的存在。在安静的地方,发一个持续的“eeeeeeeee”音,然后用食指堵住外耳道,重新发这个音。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当耳道被堵住时“eeeeeeeee” 音听起来更响了。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堵耳效应引起的。用耳机、耳模或ITE助听器将耳道塞住,会在外耳与耳机(耳模、ITE)间或外耳道内形成一个密闭的含气的空腔,从而使该耳的骨导听阈级降低,这一效应称为“堵耳效应”,堵耳效应的产生与声音的骨传导机制和颅骨本身的声学特性关系密切。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产生的声音,比如言语声、咀嚼时下颌运动或在坚硬的地面上跑步产生的声音,等等,除可通过颅骨振动直接传入耳蜗外,也可通过听骨链等中耳结构及颞骨的鼓部传入外耳,引起外耳道软骨的振动,当外耳道开放时,这一振动能量可以通过开放的外耳道被释放出去,所以人们察觉不到体内的声音。可是一旦外耳道被护耳器、耳机、手指等堵住,这一振动能量被存留在外耳道内,封闭的外耳道内就会产生额外的声压,这部分声压通过气导机制到达内耳。由于软骨的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125-500 Hz 低频范围内,所以低频骨导听阈会因此而下降。在测骨导纯音听阈时,确定掩蔽级就应考虑堵耳效应这一因素。堵耳效应存在时,人们会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水桶中说话一样,声音变得空洞或者瓮声瓮气,音量也变高了。由此可见,佩戴护耳器非但不能消除自己大声喊叫的影响,反而会使之听起来愈发响亮。在说话或咀嚼时,颅骨振动的方式类似于钟或者空碗受到敲击时产生的振动。从振动源发出的声波围绕颅骨产生驻波,这些驻波具有特定的波节和波腹。颅骨是由许多密度和振动特性彼此不同的骨片组成的,因此颅骨的振动实际上比单纯的敲钟产生的振动要复杂得多。由于每个人头颅的形状、大小、骨片的强度以及其他一些特性各不相同,堵耳效应在不同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异。此外,刺激的类型,刺激的部位以及刺激的强度都决定着感知的强度。这是由于共振的存在。当使物体以其固有频率振动时便会产生共振,此时的振动衰减最小。颅骨的固有频率在言语频率范围内,这就是堵耳效应对感受自身言语声影响较大的原因。如果是耳内机可以增加通气孔,耳背机可以把耳塞稍微往外拉一点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它是一个辅助听力的工具,处理声音会存在二次失真的现象,跟真耳是有区别的,随着机器档次的不同听觉感受也有区别,芯片级别高决定机器档次和舒适度自然度更高,一般的机器不能期望值太高。另外低频听力不算差的人会有堵耳现象,可以借助通气孔和更换稍小的耳塞来解决刚配的机器是有一个适应和调试的过程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对声音的敏感度都不尽相同,所以不可能听力一样的或差不多的都调成一样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环境和感受来进行个性化的微调,才能达到最好的助听效果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助听器有回音怎么回事?助听器有回音是正常的,因为本身耳道式开放的,现在放入助听器后耳道堵住了,声音不能泄露出来,所以容易产生回音,如果有比较小的回音可以慢慢适应一下,确实不能接受可以通过调试或者更换小号耳塞降低堵耳的感觉,如果您的助听器是定制机,可以开大通气孔,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助听器有回音,一般是堵耳效应,根据听力损失情况选择外形很关键,低频较好的慎选耳内机,但是也可以更换开放式耳塞或开大通气孔去缓解堵耳,去专业的验配机构听配师会帮您制定合理方案。
上一篇:戴着助听器,为什么感觉有回声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