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有无觉得,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放大局部,字显得更加漂亮。原因为何?
书法,作品,书法作品大家有无觉得,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放大局部,字显得更加漂亮。原因为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家有无觉得,一幅书法作品如果放大局部,字显得更加漂亮。原因为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要看谁的书法?
王羲之的书法放得越大越好看!因为王羲之的书法细节尽善尽美,不怕你放大。可是,康有为的字放大试一试?放得越大越丑陋!
就像上面这两个字,放大了呢才能看到书圣书法的细节是多么的美妙而绝伦!你可以看的出点的棱角,还可以看到提,撇,捺的方笔!看一看书圣笔下的粗细变化是何等的出神入化!可能有人说,我没看出什么奇异之处!我告诉你,那是你没有亲自临写过,临写过,你就知道这字是多么难写与精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从局部的个字到整体的谋篇部局都很有讲究。
如果说局部放大觉得更加漂亮,只能说明该局部本就应该放大,作者写的有所欠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功底深厚,尽显细节之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林默之先生的邀请。按道理说,大不藏拙,字越大,缺点就越是容易被发现。所以放大了看更好看的前提条件是作品的质量很高。高质量高水准的书法作品,放大或缩小都不影响视觉美感,因为点画结构的处理都很好,很少显露破绽。
视力的问题,人的视觉和谐有一个量度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又有一个最理想的大小区间,也就是俗语说的不大不小刚刚好。因此,小字(硬笔书法、毛笔小字)宜适当放大了看,大字(毛笔榜书、楹联、斗方)宜缩小了看,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中性笔局部放大)
因为书法是个“混元体”,既有线条、结构,又有墨色、章法,有的作品通篇宏观去看气象万千,但局部放大看并不美观;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单字去看无懈可击,但通视全局却很平常,因此,局部放大看很美的作品也未必就一定是好作品,局部放大看平常的作品也未必不是好书法。比如,书圣王羲之的行书无论审视全局还是单个放大看都非常美观,而米芾黄庭坚的作品,单字去拆解未必就很受看。
(秀丽笔局部放大)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有很多优秀的书法作品,整体看非常的好,单字放大看另有一番惊艳。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书法作品都这样的,古代不是大书法家的作品,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现代有些书法家,就靠着一味地把作品写大来忽悠人。
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应该是大字经得起缩小了看,小字经得起放大了看,单个字挑出来看一样精美,这才是真正的书法家的作品。
上图是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湖州妙严寺记》,从整体上看,字的大小匀称,虽然是楷书但融入了行书的笔法,在庄严肃穆之中增加了潇洒飘逸。
我们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时候,一般是先看整体,看全篇的气韵、神采、、气势、章法、布局,然后是看整篇之中有没有比较精彩的用笔,最后是看单字的用笔、结体。
上三个字是从《湖州妙严寺记》中挑出来的三个单字放大的图片,单字放大了看感觉更加惊艳,笔迹纤毫毕现,笔笔精致,毫无马虎之笔,笔势连贯,结字生动、俊美,可谓是雅俗共赏。
上图是赵孟頫的行书作品《心经》,从整体上看潇洒飘逸、婉约俊美,是赵孟頫不可多得的行书佳作。
上面这几幅是从《心经》里面提取出来的单字放大图,当时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瞬间就被惊艳,行书怎么可以写的这么好。
说实话,我之前也没有想过把书法作品可以这样放大了来看,真没想到放大看单字、看细节会这样美。后来我也在想为什么呢?
我想,首先应该归功这些伟大的书法家,因为他们功力超群,书法技法的卓越才创造了如此的精美佳作,整体看很优美,放大了看更是惊艳。
其次,我们平时看书法作品,大多数是远观,而看一些展览的时候,现代书家的作品大多数是经不起放大了看的。而去博物馆看的时候,很多都是复制品,也没那个机会让你拿放大镜放大了去看。因此,当我们通过网络看到这些放大了书法作品的时候,会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因此,有些书法作品放大了看局部的时候会让我们感觉更加漂亮。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上一篇:间接拍摄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