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闺女刚上大一,天天忙着弄学生会活动,不学习,说锻炼能力。怎么劝她学习为重?
学生会,自己的,孩子闺女刚上大一,天天忙着弄学生会活动,不学习,说锻炼能力。怎么劝她学习为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课外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已经到了大学阶段了,即将登上社会这个大讲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会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这正是课本学习所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要小看了你孩子,道理给孩子讲透了,让孩子自己去发展吧。要相信他她是可以应付这些的。我们孩子也是大学学生会的。整天忙的不亦乐乎。学习成绩全系20多名。相反作为学生会干部,她们比其他同学要自由的多...节假日自己到餐厅后厨自己包饺子吃。平日里想去那个楼里哪个办公室都可以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教育领域的优质作者,如果有关于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欢迎来和我多多交流!
学生会这个组织成为了很多大一新生心目中梦寐以求的归宿。一方面或许是因为觉得是新事物,想要尝试,也有人觉得这是自己能力的象征,当然也有人像题主的孩子一样,想要通过这种组织来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
像这种情况也算是在诸多种心理中较为不错的心理了,毕竟最起码,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主观目的还在雨提升自己,这确实是一个好事情。但大家都在生活中易于发现的就是,一旦上课大学,新生们对于学习的认知就开始改变,出现了失衡。
也就是说,其实在大一新生的心中,学习开始成为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倒是把各种社团活动当做了自己的主业,觉得来回奔波的感觉非常好,享受这种风风火火的日常生活状态,觉得这才是大学生活的真谛。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在大学里,考试压力或者说是学业上的压力确实是少了很多,再加之刚好经历了高考的压力,一下子松懈下来很正常。他们把大学当做了一个享受生活的机会,对将来的就业和很快就要到来的期末考试毫无心理准备。
所以在劝说孩子的时候,主要从期末考试挂科的情况以及将来就业的情况去进行探讨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你要站在一个孩子的对立面上去进行考虑,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思考问题,才能达到效果。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内容,评论区欢迎小伙伴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那么这条定理运用于生活呢?它好像也是成立的,在做事的时候,人们往往选择一劳永逸,或者一步直达的方法,比如电子产品上的“一键”操作;比如微信小程序,无需额外下载应用,人们喜欢简单,便捷的生产方式。
那么在教育领域呢?上学是为了什么?交的学费,上的大学,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起点,那么终点呢?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做科研为国家做贡献?明确了终点,再去规划最短的路,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精力,“终点”也会比普通人更加靠近社会金字塔尖。
我们回想一下高中,中考报志愿是高中的起点,终点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连接这两者的是什么?是连绵不休的活动?轰趴?还是开不完的例会?苦力?还是颐气指使同龄人时的快感?
抱歉,都不是。
是夜以继日的背书,刷题,记笔记⊙▽⊙
那么大学呢?为了锻炼虚无缥缈的能力参加学生会?怕不是去当免费劳力,为部长晋升助力,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
“凡是不能量化的能力都不是真正的能力,都不是你进入社会的依仗”在现在的企业的招聘要求上,没有学生干部优先,当然清北的学生会主席除外。招聘面试时HR根本不会关心你是不是干部,除了一堆国奖,实习经历之外,略微考虑GPA的已经是良心了。
我们也可以反向操作一下,如果大一忙这忙那有好处的话,那么大二大三大四怎么不忙呢?真是好事的话,哪里轮得到大一新生,一个萌新小白组成的群体来干呢?教育部和学校也没规定高年级就不能干了啊,这些事情又不是干一次就不能再参与或者干一次就没了啊。
所以……GPA万岁!!!
不接受反驳(๑ʘ̅ д ʘ̅๑)!!!
上一篇: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是考虑学位房重要还是住家环境的房子重要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