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资治通鉴》为什么未列入二十四史?
二十四,纪传体,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为什么未列入二十四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资治通鉴》为什么未列入二十四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二十四史是纯粹的纪录历史发生的真实事情,他的目的单一让后人知道史实!!而资治通鉴的目的是让后代皇上对古代发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训,利用教训来提高自己的统治能力,这也是司马光写此书的重要原因!其中还有司马光的一些政治见解!
详细来说,
1、它是一部通史,不是断代史,这和二十四史的选择方向不相同;
2、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这也和二十四史的体例不同;
3、《史纪》只所以会是“二十四史”的一部是因为:
A、它是纪传体史书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成就非常高
B、黄帝时期到秦代的历史没有纪传体的作品,为了弥补历史的空缺
4、这是定下“二十四史”名称的乾隆皇帝的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面几个孩子的答案,听起来头头是道,其实十三不靠。其实是因为资治通鉴是再创作,是衍生的,不是原创性史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资治通鉴讲述了几个朝代的书,还是编年体史书,而二十四史是纪传体正史,不同的。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司马光估计也没想到,他最出名的事不是官做的多大。而是砸缸和这部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资治通鉴就是皇帝的教科书,写给皇帝看的,教皇帝怎么做皇帝,不是纯粹写历史的。二十四史是纯粹记载的历史的,写给后人查阅历史看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