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书法要学古人?
书法,古人,都是为什么书法要学古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取法古人方乃习书正途。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流传下来的贴都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好贴,临则不会走弯路,现代人的贴没有时间和历史的沉淀,尤其参杂着很多鱼目混珠的东西,选择不好就可能走入歧途!就像现在的一些杂耍书法,虽然浏览量很大,只是搏眼球的玩意儿,把它们拿来学,便会毁了一代人!所以临古不出方向错误。就像田蕴章老师说的,闭眼投胎,睁眼投师!选贴就是选老师,千万别投错师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宜。
不是不可以以现代人书法作品为范本来学习书法,是不宜这样做。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书法遗产,学都学不过来,而且,历史证明,学古人法帖是有效的学书之路,为什么要旁骛其他呢?
为什么要学古人呢?因为古人的作品,传世的,都是经过千洗百练的,沙里淘金的精品,这是经过时间的验证的。而现代人的作品,则还未盖棺定论。都炒作说自己的好,到底谁的好,上百年或几百年以后才能尘埃落地。我们现代人看现代人的书法,正像苏东坡诗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书法,最要心定。历史证明了是对的路子,不踏实地去走,还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三心二意,这样是学不好的。
我的结论是,要学书法,还是学古人的好,不宜学今人的。
注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古人书写文字的方式就是毛笔,因此,历代文化人都在潜心研究怎样才能写得更好,精益求精,代代传承,总结出了许多精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后人引用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取法乎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术界认为,书法到唐代为止已经发展完成,篆、隶、楷、行、草等五种字体都已经成熟。
拿楷书来说,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楷书四大家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以及元代的赵孟頫。之后历朝历代总有人试图超越这四大家,但始终不见有人能越过前辈的高度。
直到今天仍有人在尝试用拖把写字、用针管射字甚至故意把字写歪写斜、弄险弄奇弄怪,但无论你怎么蹦也蹦不出前人给我们画的圈圈。
我宁愿把近几年的流行书风、丑字看成是书法人的一次又一次尝试,但结果只能以失败收场。
我们不妨把书法的发展史比作黄河,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比作书法的开端,四川、甘肃比作北魏和两晋南北朝,宁夏、内蒙比作唐朝,陕西、山西、河南比作宋元明清,山东至渤海比作现代。
宁夏以西是书法史上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时代,这个时期中国的书法发展和变化最为丰富,也是书法的转型阶段。
宁夏、内蒙代表的唐朝,文字发展已经成熟,如孙过庭的书谱、唐楷等。
陕西、山西、河南代表的宋元明清,尽管书法也在尝试改变,但变化不大。
到了山东、渤海代表的现代,毛笔被硬笔取代,互联网时代机器人都会写字了,书法岌岌可危沦为小众文化。
在一切向钱看的今天,学习书法就显得弥足珍贵。“以古为师”的问题其实是书法学习的“取法”问题,古人说过:“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越接近源头就越接近真理,文中以黄河流经的地方比作中国书法发展的几个阶段,应该很容易分辨出黄河水哪里的更干净些。
书法传承是华夏文化的传承,书法艺术就像中华民族的血液一直就流淌在我们身上,几乎是每时每刻都有殉道者愿意担负起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使得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学书法必须学古人,我的看法是:
一,书法载体是汉字!汉字是古人创造出来的,而且经过大量的时间检验与调整!这种时间推移的背后有着巨大的力量,一个民族的力量,一个国家管理机构与民间民众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不是哪一个人可以超越的!
上一篇:墙面起碱该如何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