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的尸体就是一堆“垃圾”,那么古代打仗是怎么处理?
尸体,士兵,都是人的尸体就是一堆“垃圾”,那么古代打仗是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的尸体就是一堆“垃圾”,那么古代打仗是怎么处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尸体,如果长时间不处理,就会腐烂,有可能形成瘟疫,扩散出去,甚至污染水源,对于居住在周围的人来说,非常严重。但是,战场上死个成百上千甚至几万、几十万人,又非常正常。处理那么多尸体,非常麻烦。古代军队中,有专门打扫战场的士兵,由他们负责处理尸体,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土埋
古代中国讲究“入土为安”,对于死去的士兵,会直接在战场附近挖一个大坑,把所有的士兵尸体,都扔进去,然后再用土埋上,简单方便。
②火葬
土埋还需要挖坑,如果尸体多的话,那就需要不少时间。而火葬,更便捷省事,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火葬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早,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有时候打仗时,双方伤亡比较大,都是踩着自己这边士兵的尸体行走过去。有时候,为了方便,会一边打仗,一边派人把尸体火葬了。
③筑京观
古书上有很多坑杀的记录,很多人误以为坑杀就是活埋,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是筑京观。就是把死者的尸体堆在一起,用土夯实,堆成土丘,向外炫耀。
④横尸于野
有时候战争比较急迫,一场战争结束之后,赶赴下一场,没有时间打扫战场,所以只能任尸体留在战场上。像三国战乱频繁,曹操就有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仗都是会死人的,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在中国古代,由于是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人,所以士兵的伤亡往往会更大,动辄数十万人战死。大家会好奇,这些战死的士兵的尸体,到底会如何处理呢?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
挖坑掩埋
由于古代打仗战死者众多,少则几千上万,多则数十万,比如说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四十万大军。所以,这么多人一一掩埋不现实,一般都会采取挖一个超级大坑,将所有战死者的尸体都统一埋在里面。从全国各地出土的万人坑、白骨坑等遗址就可以证实这种处理办法。
集中焚烧
也就是我们现如今的火化,但是古代可不会把骨灰给用盒子装起来之类的,而是把所有的尸体都集中在一起,然后点燃一把大火,统一焚烧,骨灰也不会收集,烧完了就烧完了,不会管后面的事情了。
裸露野外不处理
有些时候,由于来不及处理战死士兵的尸体,所以直接就这样暴尸荒野,甚至被动物吃掉。这也是比较悲惨的一幕,征战沙场几人回,正如那首诗所说:君不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掩埋,焚烧,抛尸荒野被动物啃食。尸体也是病毒的发源地,瘟疫的起点。战争时期,人伦社会大多已经崩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社会体系即将崩溃,所以不会有现在意识下严格的埋葬行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开始的时候交战双方都不管最后出现瘟疫吃足了苦头。当然也不一定会出现瘟疫,比如在荒郊野外或沙漠里就不一定有事。所以具体还得看地点。
后来就有几个方法
1、各管各的,双方约好战后各自回收自行处理。
2、由胜利一方处理,一般来说都是自家战友就入土为安,敌方要么集中焚烧要么不管。
3、敌方有悬赏或者将领级别的就斩首回去领功。
上一篇:人工智能会取代数据分析师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