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麦苗弱、苗黄,是什么原因?
麦苗,小麦,叶片小麦苗弱、苗黄,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苗弱苗黄是什么原因?
小麦苗弱苗黄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刚刚播种的小麦由于松土层太厚,土壤内部结构空间大,再加上壤结块大,这样一来小麦出苗以后,根系吊根,土壌没压实,_最后造成苗黄苗弱。
第二种情况,
小麦播种时没有进行小麦良种进行药济浸泡,地下害虫吃掉了部分小麦须根,而倒致小麦苗弱苗黄。
第三种情况,播种时土壤墒情不好,加上耕地时的松土,仅有的一点墒情全部挥发掉,所以苗黄苗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小麦苗弱苗黄最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基肥和种肥施用不足造成的、其它的因素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如何施用基肥和种肥才能避免苗弱苗黄的现象发生呢?
(1)施足基肥 基肥要掌握“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要注意氮、磷、钾化肥的配合使用。缺乏微量元素的小麦产区和地块,要适当增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一般是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作为基施。氮肥中可将高产田的40%-50%,中产田的60%-70%,低产田的100%用于基施。其余的氮肥用于追肥。基肥施用中可将有机肥、氮肥、70%的磷肥、钾肥、微肥于耕地前均匀地撒于地表面,然后立即深翻,30%的磷肥于耕后撒施耙平。一般中等肥力地块、每公顷施用尿素120-230公斤、磷酸二铵450-900公斤或过磷酸钙450-750公斤、氯化钾75-150公斤、硫酸锌15公斤。
(2)种肥 在小麦播种时,用适量的速效化肥作种肥,能促进冬小麦生根发芽,有效分蘖多,有利于培育壮苗,特别是在贫瘠土壤或基肥不足的地块、晚播小麦,其增产效果更明显。施用种肥应注意化肥的种类和用量。一般每公顷施用硫酸铵60-75公斤,或尿素40-60公斤,或磷酸二铵22.5-37.5公斤,若用碳酸氢铵作种肥时、最好种、肥分开施用。在缺磷的土壤或基肥没有施用磷肥的地块,磷肥作种肥的效果很明显。每公顷施用过磷酸钙75-150公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苗发黄常见的原因有播种不当、药害、肥害、病虫害及缺少元素等,小麦苗病虫害多为纹枯病、全蚀病,蛴螬、金针虫及蝼蛄等,缺元素则多为缺磷、缺氮及缺钾等。
在春季和冬季小麦苗出苗后都会出现苗稀、苗弱、苗黄、苗枯死等的情况,引起这些情况出现的原因有播种不当、药害、肥害、病虫害、缺元素等。
一、播种不当
1、播种时的密度过大容易造成小麦的群体过大,会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养分不能及时供应,最终导致叶片发黄。
2、如果每株小麦苗之间距离过于稠密,会发生争肥、争水分、争光照等等情况,最终导致小麦苗弱小以及发黄。
补救方法:地块如果过于干燥,就要及时浇水,促进麦苗生长正常。或者密度过密造成抢种,要进行人工分苗,以此来增加通风透光度,深耕断根来减少水肥吸收,促进壮苗生长。
二、药害
1、用农药和小麦种子进行搅拌时,农药的用量过多会造成小麦苗的叶片黄死。
2、种植过别的农作物的土地施用过除草剂会留有残留,不能立即种植小麦,若是立即种植会导致小麦苗发黄。
补救方法:如问题不严重,可不用管,等到次生根长出后,麦苗就自然由黄转绿。如果问题严重,应浇水补救,浇水后松土
三、肥害
对小麦苗施用农家肥、豆饼等这一类没有完全腐熟有机肥,或者种肥使用过多,施肥的位置与小麦种子很近,都会造成小麦苗、种子容易被肥烧伤,直接导致叶片或者叶尖发黄。
补救方法:每周进行浇水淋溶,根据具体的肥害情况连浇1-3次左右。
四、病虫害
使小麦苗期叶片发黄、枯死的病虫害较多,一般都是纹枯病、全蚀病,蛴螬、金针虫、蝼蛄这三种害虫。
1、纹枯病:在小麦幼苗时期的时候,危害小麦的地下茎,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随着时间逐渐向上发展,最后导致小麦苗的叶片发黄。
2、全蚀病:小麦苗在幼苗期进行受害,它的初生根和根的基部都会变成黑褐色,存活的小麦苗上部的叶片颜色会变浅,底部的叶片会发生黄化,小麦植株会变得矮小,根部很容易就能拔断。
3、蝼蛄:在秋季时咬断小麦的幼根嫰茎或者咬成乱麻状,从而导致小麦幼苗枯死,而且还能在土壤表面活动,使小麦苗根土分开,导致小麦苗发黄。
4、蛴螬:在秋季的9月-10月和春季的4月-5月是它危害的高峰期,它会咬断小麦苗的根茎导致幼苗发黄枯死。
5、金针虫:在幼虫时期通过咬食发芽的小麦种子和小麦的根茎,还能够钻进种子或者根茎相交处,导致小麦苗形成枯心苗从而导致整株苗发黄枯死。
6、根腐病:麦苗期很容易发生根腐病,会使得麦苗发黄,变严重后会使麦苗枯死,根部全部腐烂。
补救方法:发生根腐病后可以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顺垄灌根。
五、缺元素
1、缺氮:会导致小麦苗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且很柔弱,容易造成幼苗的叶片发黄、叶尖枯萎,老叶发黄掉落。
补救方法:可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或者追施碳酸氢铵7-12公斤左右,等到返青之后如果还有缺氮现象,可每亩继续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也可在麦苗变黄的时候,对叶面进行喷施2%的尿素液,间隔一周左右后再施第二次即可。
2、缺磷:会导致小麦苗的次生根和分蘖都很少,叶片的颜色是暗绿色,叶尖发黄,新生长出的叶片会是蓝绿色,叶尖为紫红色,到最后会导致小麦的穗小颗粒少。
补救方法:缺磷的情况发生后,每亩可施磷酸二铵7-10公斤左右,或者施过磷酸钙10-20公斤左右,也可以每亩对叶面进行3%~5%过磷酸钙水溶液80公斤进行喷洒,每隔一周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即可。
3、缺钾:一般从小麦老叶的尖端开始发黄,然后顺着叶脉一直向下,黄斑的部分很明显,会呈镶嵌状发黄,在后期发黄的叶片会贴地,小麦植株的茎秆细小而且瘦弱,容易发生倒伏和早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