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唐僧在凌云渡桥上到底经历了啥?为何猪八戒宁愿不成佛也不过桥?
唐僧,悟空,成佛唐僧在凌云渡桥上到底经历了啥?为何猪八戒宁愿不成佛也不过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且,别人不谈,猪八戒可绝对是肉体凡胎,他是投了母猪的胎。
正常来说,猪八戒的肉体也应该死掉,怎么却没有呢?
其实,凌云渡桥同之前说的差不多,死掉的是唐僧,成佛的是金蝉子。
唐僧对于金蝉子的一切,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两人性格也完全不同。
金蝉子明明是佛祖的弟子,因不遵守师傅的教导才受罚。
而唐僧则对佛祖极为尊敬虔诚,不然也不会去取经了。
金蝉子敢于顶撞师傅,说明性格倔强,但唐僧性格温和,动不动哭哭啼啼,耳根子也软。
可见,金蝉子和唐僧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即便肉身相同,不过是同一个肉体的两种人格。
那么,其实成佛的是金蝉子,只是他还保留了唐僧的记忆。
但以往唐僧的人格已经就在过桥的时候,已经毁灭了。
而猪八戒则不存在,他从来都是这个人格,不需要毁灭。
而孙悟空之所以推了唐僧一把,其实形同陷害,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尽快成佛。
孙悟空其实对唐僧并没有太多师徒之情,只是借助取经摆脱压在五行山下的惩罚,以及大闹天宫后的罪责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僧不配成佛?那日凌云渡前,猪八戒不敢过桥,唐僧竟也止步不前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站,当然也是一“难”,可不是最后一难。唐僧师徒面对着凌云渡,之所以能称作是西天取经途中九九八十一难之一,那或多或少都是会对唐僧师徒挺进灵山造成很大阻碍的。不管是对于唐僧,还是对于孙悟空师兄弟几人,连同白龙马在内,如果他们能够克服心中的恐惧,勇敢地跨越过这凌云渡,那就在很大程度上能说:唐僧领导的这班队伍,终于要功德圆满了。
凌云渡是天恒山卧龙寺前天然形成的峡谷,宽约八十米,取名凌云渡,源于《西游记》中的典故。之所以命名为“凌云渡”,所指即为凌云渡所在之地,是凡尘俗人世界和佛教佛国世界的分割之地。唐僧师徒如果要修成正果,必须从凡人世界跨过这凌云渡,方才能够进入佛国世界,到达雷音罗刹,拜见我佛如来。
(一)拜见我佛如来,凌云渡一难实测佛心
如果面对凌云渡的时候,没有孙悟空对唐僧的“那一推”,或许唐僧走过的这几万里路程,就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猪八戒不敢渡过凌云渡,完全就是因为他那胆小怕事的性格,可人家猪八戒秉持的观点是“宁愿不成佛,也不愿意从这独木桥上跨过这凌云渡”,但你唐僧不能和猪八戒相提并论啊!事实证明,师徒几人先后论封的时候,猪八戒只是净坛使者。
唐僧这一路西天取经到底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脱去凡胎成圣胎,换掉凡骨成佛骨,如果这九九八十一难的第八十难,唐僧不能克服的话,那无异于就是一种前功尽弃!身为佛教信徒,贪生怕死、胆小如鼠这不是出家人的特质,连出家人都不配,又怎么能配得上“佛”的规格呢?
唐僧师徒来到灵山脚下,被一位金顶大仙接入了灵山观内。次日,由这位金顶大仙指引着师徒几人来到了灵鹫高峰,眼前就是心心念念的灵山大殿。可无奈途中却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凌云渡”,其实就是一条河。而凌云渡之上,连接两端高峰的搭乘工具,只有一根独木桥。可那根独木桥看起来实在是太危险,所以唐僧也好,猪八戒也罢,这师徒二人均不敢上桥。
前前后后,只有孙悟空一人敢在这独木桥上蹦来蹦去,而且还一直用言语不停鼓励着唐僧和八戒,可对于唐僧来说,这一路经历的妖魔鬼怪实在太多,他真怕失足掉落凌云渡,最终无缘成佛。毕竟灵山就在眼前,唐僧真的是必须要谨慎,胆小是应该的。正在师徒几人为难之际,一艘“无底之船”驶了过来,既为无底,最初唐僧还是不敢登船。
幸亏孙悟空看破了这表层以下的玄机,发力在唐僧背后推了一把,把唐僧推上这无底之船,唐僧失足落水。定睛一看,水中的尸体原来是自己的凡胎肉体。脱去凡胎肉体,已然脱胎换骨,唐僧之后,沙僧和八戒连同小龙马才慢悠悠地上了船。所谓取经路上的第八十难,即为此“凌云渡”!
(二)看似最危险的地方却是最安全的
对于唐僧师徒来说,尤其是对于除孙悟空以外的其他人来说,凌云渡这个地方,正是这一路走过来的那个最安全的磨难,正所谓“看似最危险的地方,却是最安全的地方”。当孙悟空面对凌云渡的时候,可能第一时间在心底也有过一丝惧怕,可毕竟猴子有七十二般变化,上天下地无所不能。再加之孙悟空一往无前的性格和在真假美猴王之后学会动脑思考的优势,所以孙悟空根本无惧这凌云渡。
诚心向佛的唐僧,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没有给徒弟做好榜样。当时唐僧师徒初登取经之路,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惧性格,哪怕孙悟空说前方有妖气,在唐僧看来,只要自己没看到妖怪,便会策马孤身挑头第一个向前走去。可伴随着西天之路越来越近,经历的妖魔鬼怪和世俗磨难越来越多,最终让唐僧改变了以往那种不惧向前的性格。
唐僧在遇到任何事情之前,性格上已然偏向了唯唯诺诺、胆小迟疑,除了有一颗潜行向佛的心,基本上最初的那些品行都已经到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真不知道,如来佛祖最终为什么会选择让这种胆小畏惧的人修行成佛。除此以外,就像我上边曾提到过的,西天取经十四载,唐僧怕就怕一步走错前功尽弃。
反观猪八戒,胆小怕死是猪八戒的天性,自从跟随唐僧踏上西天取经之路,一路颠簸过来,什么样的大风大浪和大妖大魔都见过,也算是让懦弱的猪八戒见了世面,可他依旧难以凝聚持之以恒的决心。比如,“动不动就要分家回高老庄”的心理。此外,成佛与否,猪八戒并没有下定决心,毕竟高老庄还有高翠莲在等着。
如果真的成为佛教中人,佛教的一系列清规戒律,势必会束缚着猪八戒的天性。好吃懒做、胆小怕事、贪恋人间美色、难以克制七情六欲等人性缺点,就算这一路风雨飘摇,可依旧没有改掉猪八戒这些缺陷本性。果真成佛,外在的一些物质、美色、感情,怕是猪八戒想想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故而,唐僧的止步不前,是由于性格发生了变化,比较注重得与失的关系。而猪八戒“宁愿不成佛也不愿踏桥过河”的心理,实则就是胆小怕死的表现,从取经路由始至终,猪八戒一直都是这副模样。
上一篇:我姑姑血脂有点高,怎么调节一下呢?吃安发的甘诺宝力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