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红楼梦》袭人向王夫人告密,为何绝口不提宝黛之间的不才之事?
宝玉,袭人,黛玉《红楼梦》袭人向王夫人告密,为何绝口不提宝黛之间的不才之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见,袭人认为宝玉黛玉二人的感情是不纯洁的,将来很可能会逾距做出丑事,这样她难以向贾母王夫人交代。况且,宝黛二人在一起对她也不利。
这时,她心里已抱定了向王夫人告密的主意。但是,该怎么说?
她一个丫鬟的地位微如草芥,况且宝黛二人这时清清白白,贾母又将二人视如珍宝,她怎么能明说?
她如果敢明说,弄不好就是空口诬陷主子的罪名,有损主子的名节,很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她不打算绝口不提,也不敢明说,却强烈地暗示了王夫人。我们来看看她告密时说的这段话。
“哪一日哪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
瞧瞧她说的。“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谁与宝玉亲近?大观园里人人都天天看到宝玉黛玉的亲昵,这话不是说黛玉是谁?
于是,这句话落在最讨厌狐媚女孩儿的王夫人耳朵里就是这样:宝玉本来不坏,都是被那些狐狸精勾引坏了。然后,她再一想谁与宝玉最亲近?
答案必是黛玉无疑。
“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
袭人连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的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
看看这句——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这还叫绝口不提?
本来,王夫人就不喜欢黛玉。
从血缘关系上,她当然更疼爱自己亲姐妹的孩子宝钗,而非小姑的孩子黛玉;
从人情处事来看,她更喜欢宝钗的安时处分、落落大方,不喜欢黛玉的孤绝傲岸;
此外,黛玉身体太差了,她绝不可能想把黛玉嫁给宝玉的。显然,王夫人心中更中意的媳妇人选是宝钗。
这时,王夫人听见袭人提了林姑娘和宝姑娘,肯定会认定是宝玉黛玉很可能有不才之事。原因有二:
一.《红楼梦》里写道,宝钗因有金玉之说,总是远着宝玉,不怎么去主动亲近。这是园里人有目共睹的。王夫人自然也知道。
二.宝玉黛玉二人从小一同长大,正如宝玉所说“一同吃,一床睡”,嬉笑打骂很少避嫌,二人之间的亲昵王夫人也看在眼里。
这时,听了袭人这一番话,又勾起金钏儿的事,她脑子里能想到的是谁?
肯定是宝玉和黛玉。
袭人这一席话的水平真的高,虽没有明说,却是杀人不见血。
回答完毕,谢尚可网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想纠正题主的一个表述,请不要用“不干净”来形容宝黛关系,这是对俩人真挚感情的亵渎呢。况且,宝黛之间清白得很,压根没什么“不干净”,袭人自己也心知肚明,根本不可能如题主所说的,袭人明知宝黛之间“不干净”。
袭人知道的是什么呢?是宝黛之间已经有了真感情。这是宝玉意乱情迷之下,抓住袭人的手,把她当成黛玉来表白的结果。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
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袭人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的,当听到宝玉抓着自己的手说出那样惊世骇俗的肺腑之言时,并没有误以为宝玉是对自己表白,而是根据宝玉平时的形迹,以及自己看见黛玉刚刚走开的事实,准确判断出那是宝玉对黛玉的表白。但紧接着她就担心俩人“将来难免不才之事”,这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黛玉不是她,肯定不会像她那样和宝玉做出越界行为,宝玉也肯定不敢不尊重黛玉。
不管如何,袭人开始猜度了,也开始琢磨“如何处治”了。接下来宝玉被打,王夫人传她问话,她就借这个机会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希望王夫人尽早让宝玉搬出大观园。
为什么袭人不直接告诉王夫人,宝玉和黛玉之间有问题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个:
第一,正如前面说的,宝黛之间并无“不干净”,袭人自己也很清楚。既然没有苟且之事,怎么能乱说呢?
第二,袭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环,最基本的人际应对规矩是不可能不懂的。其中有一点,就是懂“说话的艺术”。“负面”的东西不能直说,点到即止即可。这种说话的隐性原则,其实在今天都仍然广泛应用。
这两点又是互相联系的。正因为不直说,所以万一哪天出事被追究问责,就不能怪袭人“告密”,因为她没有说宝玉和黛玉的不是啊!她只是说出自己的“小见识”啊!王夫人问她,是不是宝玉和谁“作怪”了,她不就第一时间否认了嘛!只不过紧接着又看似顺口说了一句“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也没明确说她顾虑的是林姑娘还是宝姑娘啊!
只不过听话听音,敲锣听声,王夫人一听就自动把“宝姑娘”过滤掉了,焦点全对准林姑娘,这正是袭人要的效果。读者们也心知肚明,可是没办法呀,在这种“心照不宣”的说话艺术遮掩下,谁也抓不住袭人“告密”的把柄。
就连王夫人自己,也不希望袭人把话说得太直白。毕竟这种“男女大防”的事,她和袭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属于绝对不能宣之于口的丑闻。当事人之一是自己儿子,那更是不能说的,不能把这顶“丑事”的帽子扣在宝玉头上。另一当事人虽然自己不在乎,但是是婆婆贾母最维护的人,总不能不给婆婆面子,况且那也是住在贾家的贵小姐,也代表着贾府脸面。总之,不能说贾府有这种“公子小姐”的风流韵事发生,这种明说是很犯忌的。
上一篇:国庆的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什么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