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将天下一统,为什么统一不了语言呢?
语言,始皇,秦王秦始皇将天下一统,为什么统一不了语言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始皇将天下一统,为什么统一不了语言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将天下统一,为什么统一不了语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秦始皇不能统一语言。一是秦始皇靠武力灭六国统一,也注重武力维护政权,靠严刑峻法的残酷手段维持统治,那里还需要文明的语言统一来巩固统治,在说当时这方面的文明程度也可能达不到,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但没考虑到语言统一。二、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位2o多年,始皇统一后主要干劳命伤财伤民的大工程,修长城、大宫殿、他的规模巨的陵墓等等,还贪图享受,寻找长生不老的办法,频繁到处出行等,那有精力在考虑语言统一和一些文明统治之事,过分相信和依靠武力来达到一切。总之秦王朝的短命,秦始皇也有很大责任,始皇就注重武力,暴政来维持其统治,对人民没有体现亲民爱民休生养息的文明方法,人民没有得结束战乱后和平生活的好处,经常不断的沉重劳役使人民更加艰难,生活更加沉重。所以这种大统一的局面不能长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就是伪命题,不知道提问者怎么思考的:
语言的书面表达就是文字,秦始皇书同文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至于说口语,这个到了当代普通话推广了这么久,地方口语都消灭不了,怎么苛求2000多年的古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一、你可以不允许人们家里有铜铁,但是不能要求人的嘴,你能管的住大街上怎么说话,但管不住家里怎样说话。除非秦国的各级官吏啥都不干,每天就抓人们讲话吧。即使这样人数也不够。如果采取过分强硬的法律,那就是暴政了,民可载舟也可覆舟,风险太大。
二、都是中国话,中国字,只是口音不同而已,没必要统一,不影响交流就行。李斯是河南人,蒙恬是山东人,没听说和秦王交流起来有任何毛病。之前的战国时代,官员流动性更大,很对人才都是到各国任相,交流也没有任何问题。
三、异族入侵时,可能会采用统一语言的办法,比如日本占领东三省或台湾,但是侵略者首先根本无法同化一个大国,只能尽量影响。其次,21世纪之前文盲率超高,想让说了一辈子汉语的人改说外语,侵略者也没信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办法统一,因为秦始皇自己说的就是河北话,也就是河北邯郸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当时的交流没有现在这么方便,那时的文字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接触到的,只有少部分人会使用,很好统一,但是语言那是所有人都在使用的东西,在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做到语言统一的地步,而现如今走到哪碰不到两说普通话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别说秦始皇了,就是现在,也统一不了语言。
为什么呢,语言有语音、语意、文字三个要求,其中语音,是变化最快的。比如欧洲语言,多是表音系统,也就是说,文字主要是记录语音的。结果如何?古代的拉丁文,现代人几乎不认识,几乎要当一门外语来学了。
中国文字之所以相对稳定,因为这是表意系统,所以像“日”“月”“水”等字,甲骨文中的写法,现在还能辨认出来。
语音变动特别快,如果强行统一,结果就是这里刚刚推广过来,那里已经有所变动。统 一的脚步永远追不上变化的步伐。
也许你会说,现在不是用普通话来统一吗?现代怎么就做到了?我跟您说,现在还真不是“统一”,而是“推广”,甚至还提倡在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同时也掌握至少一种方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言是属于即时交流的工具,而文字属于延时交流的工具。统一文字远比统一语言容易得多。其实就像我们现在用同一种语言交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音语调口头禅等的差异,而相互交流得越少时,这样的差异就越大,而交流得多时又会融合同化,语言的演变都是即时微变,日积月累后就形成区域语言,如果相互间交流变少,就会按着不同的方向演变成了方言。像香港在被英国殖民多年又将粤语夹着英语发展出现在与广府粤语略有不同的语言。美国独立后因为与英国语言发展分道,形成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现在随着交通及网络的发达,各地人群的语言交流突破了地域性,所以统一语言就容易多了。而在秦始皇时代,就算当年统一了,后面也会因为地域原因或与其它语言同化融合而演成不同的方言。这不是秦始皇不想统一语言,而且我也认为他有统一过,但没办法真正的统一
上一篇:科目二考试两次机会应该怎么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