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借力新媒体宣扬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中华如何借力新媒体宣扬中华文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北京网络文化协会办公室主任姜丽娜认为,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座桥,承上启下。
“我们在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起到桥梁作用,而且在传播过程中,我觉得作为社会组织最主要的优势应该是资源整合,因为我们能够把一些资源给串起来,从直播到视频,还能够把相关企业联动起来,对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传播。”姜丽娜表示。
在“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现场,来自北京市京源学校的19名学生进行了精彩的京剧表演,一下子活跃了现场气氛。
在北京市京源学校党委书记兼京源学校莲石湖分校执行校长简道寅看来,这是非遗进校园的一项成果体现。
简道寅表示,在非遗传承的具体实践上,京源学校专门就京剧传承做了系列安排。“在学校我们坚持课上课下结合,在课上安排专业老师进行教学,在课下带领学生走进实地场所,走进社团排练,充分做到班班有剧,人人有戏。”
“每年春节前夕,我们都要去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进行演出,让学生达到交流,不光是学习还有传承,通过学、演、唱来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简道寅表示。
落地实践:新媒体发力,激活非遗新时代新魅力
几天前在浙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见到一位制作陶器的老师傅。在刘魁立面前,老师傅举起自己的右臂,展示肱二头肌,还介绍说60多年来他一直拉坯,将指纹全部磨掉了。
那一刻,令刘魁立深深感触到何为工匠精神,老师傅所说的“我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我就完成了我这一生的责任”令刘魁立印象深刻,“这就是对非遗工匠精神非常好的诠释和概括。”刘魁立感慨道。
刘魁立认为,在社会上,每个人都是传承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为传承人每一项非遗智慧和技能的展示都具有公共性,都不可能没有群体对象的参与,讲故事要有人听,演戏要有观众看,民间手工艺的物质成品也要有人来享用,如此看来传承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如果没有传播,传承是不可能延续下去的。”刘魁立表示。
当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刘魁立认为非遗传承更不能离开数字化和网络手段。
“过去我们靠语言、靠文字,甚至于靠照片、摄像这样一些技术传承,而今我们可以通过AR技术调动一切资源,加强传承和传播的力度,以交互式的高精度模型展现形式来展示工艺流程,非遗在传承、传播工作中都能够获得现代科技的强有力支持。”刘魁立表示。
“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有了两个翅膀才能飞得高、飞得远。”刘魁立认为,传承、传播是两项性质并不完全一致的活动,在每一次的传承活动中都在一起交织着,每一次的传承活动都包含着传播成分在内。
而当下随着网络应运而生的多元化传播手段,正是致力于非遗传承的各方所极力实践和采用的。
2017-2018年度,山西、福建、湖北、贵州、上海和中国青年网“四省一市一网站”承接“文脉颂中华”活动,进行了非遗互联网传播的有益探索,成果丰硕。
作为2017-2018年度承接单位代表,两年来,湖北省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副总编辑曹曦晴经历着从非遗传播“门外汉”到“死忠粉”的转换。
“原创视频别具一格,我们策划推出的《中国守艺follow me》系列原创短视频通过中国手艺视角,在国际传播和网络传播双重维度之下讲述中国非遗的历史渊源,传承人的匠心故事,以及传承的现状。”曹曦晴说。
长江云新媒体集团共拍摄和制作了《“洋”贵妃》《问道武当》《高山流水》等十个短片,包含了京剧、皮影、古琴、武当功夫等多项非遗技艺,总点击量超过了4000万人次。
在非遗产品创新上,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探索出通过实景+虚拟相结合的方式,360度呈现民间文学、传统戏曲等10大类国家级非遗场馆,以及网络直播百屏联动、网络专题融合传播、互动H5寓教于乐等新模式。
在非遗传播创新上,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探索出中央+媒体、小屏+大屏、国内+海外等新模式,致力于非遗传播的效益最大化。
同样,作为2019-2020年度“文脉颂中华”承接单位,南方新闻网深感责任重大。
立足于广东这片非遗沃土,南方新闻网将在非遗传承上牢牢聚焦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以系列短视频的形式,充分记录和报道广州粤剧进校园、深圳少儿麒麟队等形式多样的非遗传承活动,激发青少年知非遗、敬非遗、学非遗、护非遗的热情。
南方新闻网副总编辑张纯青说,“在非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我们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以网络直播的形式组织和报道在广东工作的海外社交媒体网红,邀请外国留学生群体亲身体验有特色的非遗项目,让海外网友充分领略中华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张纯青介绍,在非遗活化方面,南方新闻网将根据不同非遗文化的特点,通过H5、表情包、动态长图、动漫作品等新媒体表现形式,广泛挖掘宣传身边的非遗元素,通过网络媒体爆款产品的打磨打造,推动非遗文化潮起来、非遗技法用起来、非遗市场活起来。
“在传播渠道方面,我们除了要用好国内主流网络的推广平台之外,还计划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小红书等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商业平台下进行广泛推广。同时,我们计划通过南方网旗下的南方英文网,在海外推广合作渠道,力争非遗作品在欧美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的主流网媒上进行推广传播,让中华非遗大踏步走向网络大世界。”张纯青表示。
抚今追昔,展望未来。非遗传承,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2017年9月,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开展“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传播活动,全方位深入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巨大成就,在网上形成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声势;在此基础上,探索实施2017-2018年度“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项目”,采用委托方式充分调动地方省市和媒体网站积极性,指导山西、福建、湖北、贵州、上海和中国青年网“四省一市一网站”主动介入产品生产端和渠道端,打磨精品、创新传播,营造线上线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探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传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2019-2020年度“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项目”再度起航。同时,“文脉颂中华”品牌将向校园拓展,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群体身体力行,传承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