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用一句诗来证明你是哪里的人?
西和,一句,通渭用一句诗来证明你是哪里的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寒水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下豪杰聚水浒
祖上门庭籍梁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山黑水间,
碧草淡云天。
遥遥平坦地,
处处凸粮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芙蓉国里尽朝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白山黑水有龙江,
讷漠尔河流远方。
南岸新开雪化地,
六屯原是吾家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流三泪隔左右,中间一桥架的木。(你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嘉徐淑故里,
书画之乡扬名。
润之《七律.长征》,
首吟文庙小学。
毛澤東《七律·長征》創作時間及地點考略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長征期間創作的重要詩詞之一。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及地點,長期以來說法不一。1957年《詩刊》首次公開發表這首詩時並未注明寫作時間及地點,現在大多數毛澤東詩詞版本上都說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地點沒有交待。筆者經過考証后認為,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為1935年9月,地點很可能是在現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境內的旋窩村。
關於《七律·長征》的寫作時間,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甘肅大事記》第29頁載:1935年9月29日,陝甘支隊主力進駐通渭縣城。當晚,毛澤東在文廟街小學接見了第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並舉行晚會。毛澤東滿懷豪情地朗誦詩作《七律·長征》。另據《黨史資料征集通訊》1986年第10期劉英的《長征瑣憶(節錄)》載: “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羅鎮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第二天到通渭縣城,開干部會,毛主席詩興大發,講話時即席吟誦了后來十分出名的《七律·長征》詩篇。”另外,甘肅省委黨校試用教材《甘肅地方黨史》(秦生、王晉林1987年1月著)中寫道:“1935年9月19日,紅軍繼續北上,越過大拉梁(即岷山),毛澤東寫下了著名詩篇《七律·長征》和《念奴嬌·昆侖》。”
以上三則資料表明,《七律·長征》的寫作時間在1935年9月19日之后,9月29日之前。同時經過實地走訪和查閱大量資料,筆者認為,這首詩是1935年9月17日至19日構思於大拉梁(岷山),創作於岷縣旋窩村,以后又作了修改。
眾所周知,毛澤東長征中的許多著名詩篇都是在紅軍進軍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觸景生情而寫成的。如《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昆侖》以及《清平樂·六盤山》等等。《七律·長征》也是這樣。1935年9月17日凌晨6時左右,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同時從前方傳來追擊敵殘部的紅四團在岷縣大草灘村取得戰斗勝利的喜訊。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隨一軍團翻越大拉梁。大拉梁位於岷縣、宕昌、迭部三縣交界處,也是岷山山脈與秦嶺的交界。也許是因為它大部分位於岷縣境內,自古以來人們就習慣地將大拉梁稱為岷山。翻越岷山后,紅軍終於擺脫了雪山和草地,告別了風餐露宿、荒無人煙和吃草根樹皮的原野生活。紅軍將士們就像將要回家一樣,下山時像潮水般涌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觸景生情,詩興大發,有可能開始對這兩首詩詞打腹稿。
1935年9月19日下午,毛澤東率領軍委縱隊和一、三軍團到達岷縣旋窩村。當晚,毛澤東住在村民韓啟明家的草屋裡。旋窩村位於甘肅省岷縣城南20公裡處,是岷縣麻子川鄉所屬的一個自然村。毛澤東到達旋窩村之后,有了將《七律·長征》腹稿寫下來的條件。而在離開旋窩村后,毛澤東於20日到達哈達鋪,即著手全軍整編工作,23日后又晝夜行軍,強渡渭水,召開榜羅鎮會議,直至29日進駐通渭,一路時間和環境又相對倥傯。因此筆者以為, 《七律·長征》很有可能就是寫作於岷縣旋窩村,時間當為1935年9月19日。
據《岷縣黨史資料》載,旋窩村當時是個有60多戶人家的回漢雜居村,由於受當地匪幫反動宣傳的影響,紅軍一到,許多群眾都逃進了深山。為此,軍委及時制定《回民地區守則》﹔宣傳隊在村裡牆上、道旁,書寫了“抗日反蔣,保護回民,保護清真寺”、“紅軍是窮人的親兄弟”、“對回番民族不壓迫”等宣傳標語﹔晚上紅軍蹲在牆根邊冒雨露宿。群眾見紅軍愛護窮人,尊重民族習慣,深受感動,很快打消了疑慮,紛紛回家,爭著為紅軍騰住房,送糧食。清真寺阿訇丁振邦代表全村人給紅軍送去了羊腿,還把毛澤東等紅軍首長請到自己家中招待,並將自己心愛的懷表送給毛澤東。而毛澤東也將名貴藥材藏紅花和一張蓋有紅軍印章及毛澤東簽名的紀念物回贈老教長,一時傳為佳話。慶振軒、閻軍在《毛澤東詩詞全集輯注》(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中談到《七律·長征》時說:“李白《戰城南》:萬裡長征戰,三軍盡衰老。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是因為長征萬裡,歷盡艱險,過了岷山,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指的就是紅軍過了岷山后,豁然開朗,人人心情舒暢﹔到了旋窩村,受到回漢群眾熱情款待,個個笑逐顏開,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所以,《七律·長征》這首詩創作於旋窩村也不是偶然的。
上一篇:天为什么会下雨,知道的说下?
下一篇:什么样的头型最帅?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