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的顶级谋士们一生最经典的谋略谁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刘备,谋士,司马懿《三国演义》中的顶级谋士们一生最经典的谋略谁可以用一句话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匡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但现实却是极严峻的:三国之中,对手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土地、人力、财力、物力比吴蜀二国的总和还要多,而蜀国相对最弱。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与其坐而待亡,孰若伐之”(后出师表),于是毅然挑战极限,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发愤图强,以挟泰山而超北海的气概,“驱驰千万众,怒目瞰中原”,虽劳而无功,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这种尽力而为的奋斗精神,后人无不感慨系之。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181年:诞生于琅邪。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214年:被封军师将军。221年:被封蜀国丞相。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司马懿的处事哲学、司马懿曾说过,我在一生遇到的没有敌人,只有朋友。在诸葛亮死后,他尊重两位先生,没有任何不尽之意,并且他将诸葛亮作为一生最大的挚友,虽然两人敌对,但他非常尊敬诸葛亮的才能和人品。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司马懿都非常敬重。
2、司马懿曾经对自己的儿子司马昭说过,人要学会向愚蠢的人低头。曹睿死后,曹爽对司马懿非常不满,想要架空司马懿,他的儿子司马昭对此非常气愤,三番五次的向父亲说明,想去讨公道,但司马懿对儿子说,你这一生会遇到各种各样愚蠢的人,你要学会向他们低头,而不是跟他们浪费时间。
3、司马懿还曾说过,人要学会善败。攻打西城时,司马懿臣教训自己的两个儿子打仗并不是要一心要求胜,而是要学会善败,如果失败但却能不受羞辱,这样也算是赢了。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司马懿拥有一个大的人生格局,他不把目光局限于眼前的胜负之分,而是期待日后更大的胜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三国,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为天时。
孙权以江东之天险所为地利也。
刘备领仁義之师所为人和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上幻化,借假修真。
大道皆幻,万物皆化,世事逃不出真假。一切计谋,不过人心幻化!化假为真,以假乱真,似假实真,真真假假!所以,三国一切谋士的谋划都不过是:无上幻化,借假修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兔死狗烹,急流勇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羽: 骄傲 忠义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土山约三事
斩颜良、诛文丑
五关斩六将
古城兄弟会
华容道
关黄斗刀
坐镇荆州
单刀赴会
刮骨疗毒
水淹七军
失荆州
败走麦城
上一篇:厌倦了的工作还要继续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