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排世界杯期间,媒体爆料全队挤坐在经济舱,而国足通常都是包机,你对此怎么看?
女排,男足,中国女排女排世界杯期间,媒体爆料全队挤坐在经济舱,而国足通常都是包机,你对此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看到这样的消息让无数的网名们心疼不已,因为这些女排将士们在外为国增光却连一些最基本的保障都没有,与此同时也让我们想到了中国男足,想到了中国男足拥有中国体育最好的后勤保障却无法产出让人满意的成绩。
男足的每一次比赛都受到球迷的关注,但是大多数时候比赛的结果都难以让人满意甚至让球迷们生气,因为男足的待遇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成反比,收入高得可怕,成绩却差的可怕。男足出行奢华到什么程度?五星级酒店、包机接送、甚至还配了专门的厨师来保障球员的用餐习惯。
女排成绩碾压男足,后勤资源需要根据成绩做出调整。
中国男足队员的平均工资都能达到千万以上,而中国女排队员的收入对比男足却少得可怜,队伍当中除了朱婷等少数几位队员能拿到百万级以上以外,大多数队员的年收入都只有几十万,虽然几十万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很高,但是考虑到国足和女排的成绩,女排姑娘的工资真的太少太少。男足主教练里皮拿着1.8亿的高工资,郎平教练只有200万,中间整整相差90倍,当然成绩相差得却不止90倍。
虽然收入没有男足队员多,但是女排的荣誉却能做到对男足的绝对碾压,男足的成绩最好就是亚洲杯亚军,进过一次世界杯决赛圈,而女排姑娘们的成绩多得数不清,亚洲区域的比赛就不说了,光是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杯冠军就拿了9个,眼下第10个世界杯大赛冠军离女排也越来越近, 能有好的成绩离不开女排教练组和女排队员的辛勤付出,同样是国家队,女排绝对是最优秀的团队之一。
虽然女排球员的工资等无法改变,但是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将一些后勤保障资源向女排倾斜,道理其实很简单,谁能代表中国为国增光谁就应该受到英雄的待遇。虽然这些女排队员们都愿意为国付出,但是我们不能寒了这些球员的心,该做到位的一定要做到位,与其浪费资源在失败的项目上不如让一些优质项目能够做的更好。
为国争光队伍饿着肚子的事不能再次出现,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女排球员,善待任何一位为国家荣誉而战的运动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我们得知女排姑娘们饿着肚子挤在经济舱内去夺取世界冠军时,相信国人绝对是感动,再与国足对比,相信很多人会愤愤不平。但凡事存在即合理,这里面的缘由,且听叨叨来分析分析……
中国女排是冠军之师,王者之师,胜利之师,走到哪儿都是国人眼中的英雄和骄傲。虽是国之英雄,国之骄傲,但中国女排从来就没有要求过特殊待遇。当然她们绝对有这个资格!
从始至终,中国女排这面旗帜,永远都书写着刻苦训练、敢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传奇!
女排精神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不仅代表着荣誉和辉煌,还包含了艰苦奋斗与勇于拼搏。所以,女排姑娘是不会贪图享受,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仅凭这一点,在境界上女排已经超越国内一帮大老爷们儿十万八千里。
再说中国男足。
这事,不能为了黑而黑。但有个事实是不可辩驳的,中国男足在精神层面与境界层面,与中国女排完全不能在一个层面,以九层来论的话,中国女排在第九层,中国男足大概在负九层。
中国男足为什么包机?
一是没办法,为了安全。
若是中国男足去坐经济舱,会发生什么?按照中国男足的实力,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是惨败而归,十有八九还是丢人现眼,这时若坐经济舱,碰上一同返回的球迷,如果遇到几个激进的,不闹出点事儿才怪。
为了国足安全考虑,也就只有包机了。
二是没有办法,为了比赛。
与女排30人不到的团队相比,国足团队差不多50人,有时候比赛要飞到航班少的国家,这种情况下,只好包机了。不过,国足一般包的是A320或者波音737这样的中型支线客机,而且一般也只有在世界杯预选赛时才会包机。
没办法,就这十几个宝贝疙瘩,初衷也是为了让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虽然很明显贡献与待遇不对位,但在国人心中自有一杆秤。
物质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比拼,在这一点上,即便国足每人包一架飞机,也掩盖不了他们的耻辱。
让我们继续为女排点赞,为女排加油!希望马云继续清空购物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这个我要讲一个当年的故事。
女排提前夺冠大家都很高兴
中国女排第一个黄金时期,不记得是三连冠还是四连冠了,当时中国男足也经过“5.19”的低谷逐渐回暖,在日本客场击败日本队,获得了88年汉城奥运的出线权。
这时候一本名叫《体育之春》的杂志曾刊出一篇文章,批评某些地方“接待女排规格过高,冷落男足队员”,引起许多热烈讨论。
后来在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上有人写文章解释,说当时的女排队员中有很多因为荣誉累累,已经获得很高行政级别,或拥有荣誉称号,当时虽然早已改开但很多体制还没完全放开,因此接待规格什么的还是“按规格走”,所以地方接待女排规格高实属正常。相反,当时的男足远未职业化,别说中超,甲A,连主客场的联赛都还没有(记得那年的甲级联赛是分为南北两个区的赛会制,我那年曾去当年或下一年拿到甲级南区第二名的南京部队青年队试训过),没能力自己掏钱贴补,“按规格走”就只能是“健将级待遇”(当年的国足清一色“运动健将”级别)了。
1981年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当时新闻电影制片厂拍了纪录片全国公映并组织观看,鲁光《中国姑娘》报告文学还进了中学课本
说这段往事是想和朋友们讲一个浅显的道理,即很多看似不合理、不能接受的东西,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当年女排地方接待规格特别高(我到现在都记得那篇杂志文章作者愤愤不平的文笔),男足接待规格差距甚大,是“行政级别时代”的特色所致,而今天两个项目运动员出行规格的差异,则是职业体育水平的落差所致的。
男足水平固然低,但它是世界第一职业运动,以中国国家队为例,它是三大球中“吸金”最多的,足协、国足自甲A时代起就是国家体委和后来体育总局的创收大户,不但自给有余还为其它职业化程度低、自己挣钱不易的项目提供经费,简单说,他们虽然有些“奢侈”,但“奢侈”的钱是自己挣的,甚至他们还帮其它一些“寒酸”项目的出行挣了机票和车票。而女排在运动成绩方面固然强得太多,挣钱这方面就逊色很多,出行俭朴一些也在情理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