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桂花坛子鸡的做法是什么?
坛子,李子,农夫桂花坛子鸡的做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将坛密封,小火4小时,封火,再焖3个小时,共计7个小时,开封、出坛,其色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坛子鸡还因为中药秘方的卤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为适合老人和小孩。
此时,明永历帝在国难当头时只想的是吃,果然不成大气,最后被吴三桂从缅甸抓回昆明用了弦勒死在“逼死坡”。永历帝手下人等流落民间经岁月沉淀,也就成就了坛子鸡的回归大众。当我们亲口品尝这美味时是否品出了其中的文化品味和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道听途说,百度一下其实不然。给大家分享一下独创桂花坛子鸡。没有典故,没有传言,只有此时此刻我们一起坐下来,倒上碗老酒,互诉衷肠。每年这个季节,八月到十月是桂花盛开的时候,挎着小提篮,围在桂花树下,轻轻抚摸着桂花树,生怕花瓣掉落了!
回到家把采回来的桂花筛选干净,放入少许盐青揉均匀,放在太阳底下嗮个半天,太阳快要落山了!准备开工了。
挑选一只年幼的子鸡,就是小母鸡。最好是没有下蛋的,这样的肉不会柴,吃起来比较嫩,也更能入味。为了晚上的老酒,为了让小母鸡早日实现鸡生的愿望,有朝一日变凤凰,就让她先走一步吧!处理好了小鸡外套,以及小心肝。一只妖娆的美人显露出来了,那身材,没得说,不要想歪了!等着下锅呢!
主料: 土养子鸡一只1200克
配料: 党参,枸杞,玉兰笋,香菇,火腿,姜葱。黄酒。桂花
调料: 盐
香料: 八角,桂皮,香叶,白扣,少许丁香,小茴香,
可以开工了!主料洗净不用剁块,把洗净的鸡放入盆中,放入葱姜,黄酒,盐,这里桂花已经跑过水了!桂花水,留一点一会起锅用。放入香料,开始给鸡按摩按摩,把肉尽量按入味,时间20分钟 。这个时候我们准备砂锅了。没有砂锅,高压锅也可以,反正不能用铁锅,最好的锅是以前农村土砂锅。
好了,时间到了!把砂锅里底部放入兰片垫底,防止糊锅,还可以增加鲜味。所有配料切小丁放入鸡肚子里,放入腌制好的鸡。加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烧40分钟,不要怕烧烂哟,根本不可能碎的,放心吧!烧制汤汁变少变浓时可以关火了!
另起锅,放入少许花生油,少许香油,放入刚才泡过水的桂花炸香,连油一起倒入砂锅里的鸡身上。这里泡过水的桂花要沥干水分哦!
不要我问为什么只有盐,已经够鲜了!纯天然的是最健康的。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天已经黑了!
好了,我的女儿红开坛了!喂,来了吗?开吃了!再不来鸡腿没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桂花坛子鸡又称御膳坛子鸡,其做法在民间失传已久。
桂花坛子鸡的由来:源于明末,兴于清初,由其独特的瓷坛(或特制砂锅)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和融合民间当地原材料配制而成的一朵奇葩。据民间传说: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难时的一段民间插曲。由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慌忙逃命,一路的衣食住行与皇宫相比都是天壤之别,在逃亡几天之后,慈禧的体力就明显不支,食欲不振,这可急坏了那些随从。于是小李子就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想使老佛爷开心。当走到一个小村庄时,正当中午时分。小李子看见一小孩手中拿着一个金黄色的东西正津津有味的在吃着。于是靠近观问,小孩把李公公领到了家中。经询问,原来农夫姓姚,一家五口,以狩猎为生。因正直夏季肉食不好存放,所以把家中宰好的鸡加食盐和桂花放在坛子里腌制,待家中有客人来时,再取出来用油煎炸,便可以做出一道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的美味佳肴。于是小李子把太后的一路情形大概跟农夫讲了一下,农夫听后立即从坛中取出一整只鸡放到油锅里煎炸,完后交给了李公公。小李子拿着刚做好的美食迅速送到老佛爷身边。慈禧咋眼一看此物色泽金黄、清香扑鼻,顿觉精神抖擞、食欲大增,于是一口气就吃得个精光,还感觉不过瘾。于是就问及小李子此鸡叫什么鸡,小李子也说不上来,就把刚刚在农夫家的事讲了一遍。慈禧听后连连叫:好、好、绝、绝,这比御膳房的佳肴还高一筹。当即就对小李子说:“那就叫《桂花坛子鸡》吧。”因此桂花坛子鸡就此得来,后也叫御膳坛子鸡。
做法:
(1)将油鸡去净绒毛,剁去爪、头,拆去骨头,剁成大块(约50克),抹以少许酱油,下入烧至8成热的油炒勺中,炸上色后捞出。
(2)云腿切成骨牌大小的块。干贝,将老肉剥去放在碗中,加料酒、葱、姜和适量的水,上屉蒸熟,去葱、姜待用。
(3)用热油将葱、姜煸香,放入鸡块炒匀,烹入料酒,加上盐、糖、味精、酱油和适量的水,烧开后将鸡块和汤均装在坛内。
(4)随即将云腿、干贝、蘑菇,分三堆放于鸡块上,盖上盖子,用小火炖50~60分钟,取下即成。
希望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桂花坛子鸡的由来
据民间传说:那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难时的一段民间插曲。由于慈禧太后与光绪帝慌忙逃命,一路的衣食住行与皇宫相比都是天壤之别,在逃亡几天之后,慈禧的体力就明显不支,食欲不振,这可急坏了那些随从。于是小李子就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想使老佛爷开心。当走到一个小村庄时,正当中午时分。小李子看见一小孩手中拿着一个金黄色的东西正津津有味的在吃着。于是靠近观问,小孩把李公公领到了家中。经询问,原来农夫姓姚,一家五口,以狩猎为生。因正直夏季肉食不好存放,所以把家中宰好的鸡加食盐和桂花放在坛子里腌制,待家中有客人来时,再取出来用油煎炸,便可以做出一道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的美味佳肴。于是小李子把太后的一路情形大概跟农夫讲了一下,农夫听后立即从坛中取出一整只鸡放到油锅里煎炸,完后交给了李公公。小李子拿着刚做好的美食迅速送到老佛爷身边。慈禧咋眼一看此物色泽金黄、清香扑鼻,顿觉精神抖擞、食欲大增,于是一口气就吃得个精光,还感觉不过瘾。于是就问及小李子此鸡叫什么鸡,小李子也说不上来,就把刚刚在农夫家的事讲了一遍。慈禧听后连连叫:好、好、绝、绝,这比御膳房的佳肴还高一筹。当即就对小李子说:“那就叫《桂花坛子鸡》吧。”因此桂花坛子鸡就此得来。
上一篇:该不该买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