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到底是早还是晚呢?
秋分,小麦,十天农村俗语: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到底是早还是晚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秋分前十天不早,秋分后十天不晚,这句俗语的意思很简单,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秋分前十天播种不算早,秋分后十天播种也不算太晚。简单来说,冬小麦播种的时候尽量选择在秋分前后的二十天时间内,这样小麦的生长才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小麦播种过早整个气候环境适合小麦的生长,很有可能在过冬的时候小麦的植株就会非常高,不利于小麦度过冬天严寒的环境;小麦播种过晚气温就会非常低,小麦的出芽率和成活率相对就会偏低一些,这样就会导致来年的小麦欠收可能性增大。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冬小麦的播种时间自然也会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笔者的了解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个:一是气温。气温的高低对小麦的生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气温过高会导致小麦出现发黄等病态表现,气温过低则会导致小麦出现冻伤。二是降水。降水是小麦生长的主要动力,水份摄入过多或者摄入不足都有可能导致小麦的生长出现不良反应。三是肥料。肥料的使用决定了小麦的生长状态,同时化学肥料的使用一定程度导致了土壤肥力的下降。根据秋分来判断冬小麦的种植时间其实是比较合理的,秋分前后的气温和降水是一年中较大的分水岭,降水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降低是秋分以后的最主要气候特征。
二十四节气很大程度上就是根据气温和降水条件来区分的,对农业生产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进入到现代社会以后,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关注的都是天气预报,却忽略了传统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地域上的局限性,尤其是南方地区则相对不适合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事生产。未来我国农业的生产必然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整体的农业发展将朝着规模化、科技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农村俗语完整的表达应该是: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说的是以秋分为参照,按照土壤条件来种植庄稼时的参考。
我国复员辽阔,南北东西跨度较大,自然温度、光照、土壤等差距也大,那么对于同一种农作物种植时间上要求也不同。
随着水稻、玉米的收割,马上即将进入大面积种植小麦时期,不同的地域对于种植小麦时间叶不同。在北京以北地区,人们常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山东河南一带,人们常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在江苏、安徽一带,人们常说:“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现实当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在整体种植小麦时间往后推迟,而且如果遇到水稻收割时间推迟,小麦的种植时间可能还要往后推。华哥家今年由于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水稻成熟时间较晚,自然而然小麦种植时间就要比往年晚。
而种植小麦除了温度、光照条件之外,土壤也是主要考虑因素,所以才会有:“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的说法。
为什么说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
淤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半干旱地区的平原中,银川、内蒙古、辽宁等地。从温度方面来说,这些地区进入温度较低季节较早,所以相对其他地区,要提前种植,从土壤角度来说,淤土属于黏性土壤,土壤有机质、氮元素含量较低,不利于作物快速生长,作物生长周期较长,提前种植作物,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所以说提前十天不算早。
为什么说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沙土是大量的沙和少量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这种土壤虽然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但是土壤透气性好,土质疏松,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能够缩短植物生长周期,而且沙土附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也有助于植物生长。所以沙土地种植小麦,可以稍微迟点。
综上来看,种植农作物的时间,不光要考虑温度、光照等条件,土壤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说的就是土壤对种植时间的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