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武帝皇位继承人,为何选定只有八岁的幼子?
汉武帝,太子,儿子汉武帝皇位继承人,为何选定只有八岁的幼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武帝皇位继承人,为何选定只有八岁的幼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我们看看孙权、杨坚、石虎、萧道成、司马炎立太子的故事,就明白汉武帝为什么立小儿子为太子了。
孙权立孙登为太子,用次子孙虑制衡他,结果孙虑不争气,没几年就死了,孙登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后来又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四子鲁王孙霸制衡他,结果引起了“两宫之争”,在搞下去就是政变了,于是孙权手起刀落,废孙和,杀孙霸。
最后,也是临死前,放着两个年长的儿子不立,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
再看司马炎,他有26个儿子,除了早夭的8个,还有18个封王了,看到后来的“八王之乱”,可以看出,大多数是强势的,至少都是正常人,但是,他偏偏选了个傻子,为什么呢?
石虎刚篡位,就嘲笑石勒傻,不培养太子,让他走可乘之机,于是自己一上位,就大力培养太子石邃。
333年由于石虎立为魏王,石邃被立为魏太子,337年立为皇太子,
《晋书·卷一百五·载记第五》:赦其境内殊死已下,立季龙妻郑氏为魏王后,子邃为魏太子,加使持节、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
《晋书·卷一百六·载记第六》:季龙荒游废政,多所营缮,使邃省可尚志书奏事,选牧守,祀郊庙;惟征伐刑断乃亲览之。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赵王虎命太子邃省可尚书奏事,唯祀郊庙、选牧守、征伐、刑杀乃亲之。
立为太子后,让太子主军国大事,只有祭祀、打仗、人事权归自己,相当于太子主政,自己主军,
这样必然有个问题,大臣肯定都想着投资未来的皇帝啊,而石邃呢?去给石虎汇报,他就觉得,这点小事也来烦我?不给他汇报,他又觉得,是不是想架空我?
结果呢?太子就有点想提前接班了,于是他就废杀太子,
杀了太子,又立石宣为太子,用石韬制衡他。
339年,担任太尉,石韬和太子石宣日省尚书奏事,专管刑赏。跟太子同任录尚书事,用意明显。
于是,太子石宣杀石韬,石虎杀太子全家百口。
于是,石虎放着众多年长的儿子不立,立十岁的小儿子石世。
萧道成篡位后,也急不可耐的立太子,结果呢?太子势力太大了,有人跟他说,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你忘了石虎、刘义隆的故事了?于是萧道成训斥太子,
太子的属官就跑过来说,“皇帝你昨天无故训斥太子,太子心情不好,你去认个错吧!”
萧道成自然不愿意,哪来皇帝给太子认错的?于是太子属官拉着他的衣服,把他架上车,去太子宫陪太子喝酒,
如果不是他及时死了,后果是什么?
上之为太子也,自以年长,与太祖同创大业,朝事大小,率皆专断,多违制度。信任左右张景真,景真骄侈,被服什物,僭拟乘舆;内外畏之,莫敢言者。司空咨议荀伯玉,素为太祖所亲厚,叹曰:“太子所为,官终不知,岂得畏死,蔽官耳目!我不启闻,谁当启者!”因太子拜陵,密以启太祖。太祖怒,命检校东宫……(《资治通鉴.齐纪一》)
月馀,太祖怒不解,昼卧太阳殿,王敬则直入,叩头启太祖曰:“官有天下日浅,太子无事被责,人情恐惧;愿官往东宫解释之。”太祖无言。敬则因大声宣旨,装束往东宫,又敕太官设馔,呼左右索舆,太祖了无动意。敬则索衣被太祖,乃牵强登舆。太祖不得已至东宫,召诸王宴于玄圃。长沙王晃捉华盖,临川王映执雉尾扇,闻喜公子良持酒枪,南郡王长懋行酒,太子及豫章王嶷、王敬则自捧酒馔,至暮,尽醉乃还。(《资治通鉴.齐纪一》)
再看曹植,很多人觉得曹植有机会染指皇位,结果呢?有人觉得是贾诩的功劳,实际上呢,曹植也不过是曹操用来牵制太子的。
杨坚立杨勇为太子,结果有一天,看到百官去朝贺太子杨勇,受百官朝贺,是皇帝才可以的,明显僭越了,于是训斥太子,
初,上使太子勇参决军国政事,时有损益,上皆纳之。
有次经过仁寿宫(太子宫),感到毛骨悚然,如入敌国,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不敢上厕所,怕太子造反,最后废了太子。
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上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日内外百官相帅朝东宫,此何礼也?”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宫,乃贺也,不得言朝。”上曰:“贺者正可三数十人,随情各去,何乃有司征召,一时普集!太子法服设乐以待之,可乎?”因下诏曰:“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贡,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李世民太子李承乾造反后,也放着众多优秀的儿子不立,立“懦弱”的李治。
为什么这些皇帝,都放着众多优秀的儿子不立,立一个小儿子?
虽然他们一再表示,是自己喜欢他,或者他们“仁孝”,
但只有石虎说出了实情。
季龙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馀便欲杀公。今世方十岁,比其二十,吾已老矣。”于是与张举、李农定议,敕公卿上书请立世。《晋书.石季龙载记》
回到问题。
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因为太子势力太大,威胁皇权了,太子军队可以跟皇帝的军队在长安大战五天五夜,势力多大可想而知。
如果立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这样的人,皇帝跟太子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于是只有立小儿子,这样,等到有矛盾的时候,他也老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武帝刘彻少年即位,但即位后十多年都无子,直到29岁这一年才有了第一个儿子,刘据,随后又陆续有几个儿子,汉武帝刘彻一生共有六个儿子,为什么晚年又选择当时只有八岁的刘弗陵继位呢?
皇子刘据可以说是在万众期待下出生了,一出生汉武帝就命令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可以说一出世,刘据就被确定了皇太子身份,一年后,汉武帝册封生育皇子有功的卫子夫为皇后,刘据也因此由庶子变为嫡长子。
刘据7岁这年,汉武帝正式下诏册立刘据为皇太子。刘据稍微长大后,汉武帝便为他精心挑选了老师,刘据成年后,武帝专门在长安城南修建了一座博望苑,作为其交往宾客之用,并允许刘据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喜好行事。
可以说,在刘据身上,汉武帝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汉武帝晚年常年外出游幸天下,每每出宫便将诸事交付给刘据,宫中事务交付给皇后。如果有所裁决,待武帝回宫后就将其中最重要的事向他报告,汉武帝也没有不同意的,有时甚至不过问。可以说汉武帝对自己培养的太子非常满意。
上一篇:下雨天你会想起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