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曾国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曾国藩,他的,湘军曾国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曾国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曾国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在清未,一部湘军史就是朝庭史!一部湘军史浓墨重彩曾国藩!那么曾国藩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什么?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好读精读《道德经》和《南华经》,充分发挥和运用到治军中!另一个是,把每次取得了成功归于运气!
请看:
一
早从衡州办团练时,曾国藩就熟读《道德经》和《南华经》!
曾国藩在办团练前,经唐鉴指点当读《朱子全书》为宗后,潜心苦读!尤其是唐鉴把“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当条幅写好送给弟曾国藩后更甚!
特别是广敷先生赠送一本《道德经》和《南华经》后,曾国藩就读并运用到治军上。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像“以天下为已任”!像“治乱世需用重典”……曾国藩还总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所以,从衡州操办团练到带兵跟太平军作战,曾国藩运用了从书中悟出的精华,无论是治军,作战,都好好运用上了!
所以,曾国藩熟读书中的精华,灵活运用实用的精华,是成功的首要因素之一!
二
把功劳归于运气,曾国藩是亘古第一人!也是成功首要因素之一!
曾国藩和湘军,就是晚清的代名词!
特别是湘军攻克金陵后,可以说是功高至伟!
就是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荟九帅也是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是夺得奇功,重赏重奖必须的!曾九帅走路都是飘的了!
然而曾国藩却对弟弟说:功劳是有!但是有一半是上天的,也就是靠运气得来的!
当时曾国荟没有明白曾国藩的含义,还讪笑大哥把巨功归于运气!!!
其实这就是曾国藩的高人之处!哪里是一般人领会的?!
把功劳归于运气,才让自己膨胀的心,不因巨功自傲,才不会飘飘然干出格的事!就才是大智慧!也是曾国藩成功首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来源于他的积累,积蓄!包括曾国藩也是如此!
欢迎关注!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国藩之成功,是让所有天下人都佩服的,就算是成吉思汗这样千古之帝,毛泽东主席都评之曰“只识弯弓射大雕”,但曾国藩之立德、立功、立言,让毛泽东主席都折服,称“古今之人独服曾国藩”。
曾国藩之成功,自有其幸运的成份,清廷风雨飘摇之际,需要肱股之臣能人治世,这为曾国藩之横空出世创造了时代条件,但为什么独独是天资并非十分聪慧的曾国藩取得成功?答案或许就在他自己一则关于读书的论述中。
曾国藩称: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读书和做事道理都是一样的。
先说立志。清自咸丰道光以来,外侮日甚,太平军又在广西起事,正统儒教斯文扫地, 当国家需要有人匡时济世、救国于危难之时,曾国藩应世而出,组建湘军,打出维护国家社稷和儒教道统的义旗,立志剿灭太平军。正可谓天下兴亡,顺之者亡,曾国藩及其领导的湘军经过多年努力,最终于1864年给叛天逆道的太平军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而达到其人生事业的顶峰。
再说有识。曾国藩27岁考中进士,可见其厚实的学识功底,往后将近十年在礼部、工部、刑部经过多岗位历练,其阅历见识大大增长。难得的是曾国藩一生以士人自居,做了那么长、那么大的官,都没有沦为官场油子,而是一辈子书不离手,即使是战事绵绵的日子,他每天都看书习字写作,这使得他有了常人所不及的见识。曾国藩之人生大见识在1864年攻下天京、很多人都请他“取清廷而代之”的时候,他没有飘飘然,而是保持清醒和定力,审时度世守人臣之礼,否则的话将如后世之袁世凯,别说功成名就,恐怕要弄将粉身碎骨、尸臭万年。
第三曰有恒。曾国藩及其湘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历经磨难,但他能力克千难万阻,终至成功,其中也留下不少千古佳话,如“屡败屡战”、“打破牙齿和血呑”,既体现他败之多、败之深,惟有有恒,坚持扎硬寨,打硬仗,才能最终克敌,达至成功。
当然,曾国藩是古今第一完人,值得总结借鉴的地方很多,这里仅仅是择其要而言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国藩的成功首先要看两个方面,第1个是读书方面的成就,这是其为官的前提。第2个是他为官之道。从他的一生来看,他读书时候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勤奋刻苦,而他能够在官场上平步青云,则是因为其俭以养德的理念。
曾国藩并不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他的祖辈世代以耕种为生,曾国藩之所以能够念私塾,除了家境还算殷实外,更多的因为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曾国藩的祖父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他阅历十分丰富,开拓了曾国藩的眼界;而曾国藩的父亲则是私塾老师,自然会提倡让自己的长子也来读书。
我们经常说,有时候家庭环境的熏陶是十分重要的,曾国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鼓励去读书,并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之所以能够考中功名是因为其学习刻苦努力,一丝不苟。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代除非是特别有天赋要么就要你除非用心,否则是不可能有所建树,除非你是官宦子弟或者是富庶人家。
曾国藩是从底层百姓中出来的,尽管他的家庭并没有贫穷到怎样的地步,但是他深知民间疾苦。他的家庭的熏陶培养成的一种思想,勤俭节约,也成为了他后来在治理军队之后的一种理念。他率领的军队也大都是百姓中选拔出来的,他是为人民而战,为自己所信奉的正义而战。
上一篇:自己带过五年课学校的同事,把我孩子的座位被调到了最后,孩子很受打击,怎么给班主任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