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海浪,诗人,海岸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诗人的笔下世间万物都是生动的、鲜活的、富有诗意的,海浪也不列外!
诗人笔下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眀,她诚挚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晩,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份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晩,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衬托出人对情爱的反映。
再给大家分享一段诗人笔下效果的海浪。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这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我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着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
每当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麻;时而歌唱、时而叹息。鸣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在诗人笔下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人的情感之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都符合海浪本质的特性。
看看诗人的笔下海浪是多么的唯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世界上的很多生物或者景象大多是具象的,包括海浪也是如此。但是,在诗人的眼中,它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海浪在诗人的眼中,因诗人的眼界、胸襟、思想、理念、也可以称之为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赋予了海浪不同的色彩和壮美,赋予了海浪不同的景象。在张若虚的眼中,海浪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中江海连平,海月共生,瞬间将人引入美妙的境界。在李商隐的眼中,海浪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既有孤身无边的寂寥和愁思,又有爱情朦胧温暖和欢愉。在岑参的眼中,海浪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是寒冬季节与好友不舍得别离。在张九龄的眼中,海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思乡的淡淡惆怅。在曹操眼中,海浪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大海吞日月,揽万象的博大胸怀。
总之,在诗人的眼中,海浪既是多情的,也是壮美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张若虚这首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前两句最能体现海浪在诗人笔下的形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在诗人的笔下,海浪有时像澎湃的心情,有时又寓意着潮汐变化的自然界规律,它能寄托诗人的情感,也能体现诗人的人生境界,更能表达诗人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这种种情感和思想很多时候无法用语言来完美的表达,“海浪”作为一种入眼真实的现象,可以把诗人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形象:海浪对海岸一往情深,并守护着人世间种种美好的价值,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爱。 《浪之歌》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也是纪伯伦著名散文诗篇之一。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赏析: 读完《浪之歌》,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诚挚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之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都符合海浪的特性。由此也说明,这一拟人形象是塑造得很成功的,显示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纪伯伦笔下的自然万物仿佛都是诗人的一个面影,一个道具,浸染着他的气息,跳动着他的诗心。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一切事物都仿佛汇流、回旋在一个巨大的合唱之中,歌颂着生命、自然、爱情,而生命、自然、爱情,似乎也只是宇宙运行的同一个恢弘的过程的不同表现、不同名称,为了去印证一个最终的和谐——这样的思想对我们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它是纯然东方的。 不同于真实世界,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诗人的故国地处地中海的东端,这也许是海洋的意象在他的散文诗里如此亲切的原由。那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独自往复拍打着岸边,歌唱复如叹息的大海的梦幻般的图景,一定是这首散文诗诗思的缘起,而这,是仅仅在地图上遥想大海,而未曾在海边久久流连的人所不能写出的。
上一篇:淘宝联盟招商团长有在做的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