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养殖过程中水塘里如有青苔该怎么治理?
青苔,肥水,池塘养殖过程中水塘里如有青苔该怎么治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泥苔
系双星藻科的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丝状绿藻的总称。开始时在浅水处萌发,一缕缕绿色细丝附着在池底或者象网一样悬浮在水中;衰老时,由绿色变成黄绿色,漂浮在水面,形成一团团乱丝。
发生的条件:多出现在水位浅、水质较瘦的池塘中,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
危害:当青泥苔大量繁殖时,因消耗水体中的养分使水质变得更清瘦,水体透明度可达50厘米以上。当培育苗种的池塘出现青泥苔时,苗种易被缠绕致死。
防治措施:
①在投放前,全池泼洒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为100~150千克/亩,并施基肥培肥水质,抑止青泥苔的生长。
②对已经发生青泥苔的池塘,可以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杀灭,杀灭后应及时追施有机肥、无机肥提高水体的肥度。
③将生石灰粉撒在青泥苔上,在强碱和高温的作用下,可使其腐烂发白。
④每亩用25~30克扑草净拌湿土撒于青泥苔上进行杀灭,杀灭后应及时换水,防止水体缺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苔发生原因主要是,水质过廋如已有大量青苔先用腐植酸钠进行遮光,再使用肥水产品进行肥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苔简介:池塘中的“青苔”,又称“青泥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属大型藻类,特别是水绵、刚毛藻、水网藻等。一方面会争夺其他藻类生活空间,并消耗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浮游生物的繁殖,会使池水变瘦,溶氧偏低,导致对虾缺氧。
一 长青苔原因
① :水质过瘦,透明度大,适宜青苔生长。
②:肥水方法不对,水没肥起来,青苔反而疯长。
③:外源水有青苔。进水处有大型藻类没有进行处理,蓄水池有青苔孢子。
④:消毒未彻底。在清塘的时候消毒药品没有用对,使用方法不当,或者剂量不够。导致青苔孢子得以保存,在合适的外源条件下即开始萌发,继而危害养殖动物。
二 青苔的危害
①:吸收营养物质,水难肥。
②:消耗水中溶氧。导致养殖动物缺氧,吃料缓慢。
③:影响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④:青苔死后沉入水底,如果不及时排污会污染地质,且死亡分解后产生毒素,发生中毒。
还会引起水质发臭,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超标。
三 处理办法
处理思路一般可以从其生长特性入手, 主要还是以平衡水中菌相,藻相为重点。处理前请务必对对虾使用抗应激产品如(复合维生素)。以减少对虾应激反应带来的影响。
①:对青苔长得比较多的塘可以先进行人工打捞,再进行用药处理。
②:低水位晒塘,在晴天可排水50cm,露出池壁的青苔,利用紫外线杀一部分。持续2-3天。
③:利用青苔喜阳特点,用腐殖酸钠遮光,使其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④:下菌,最好是高浓度的,如芽孢杆菌,乳酸菌。
⑤:最后进行吸底,改底,解毒工作。
上面所述的方法是物理+生物防治。当然还有其他手段:化学方法,即用硫酸铜,生石灰泼洒水体。此种方法见效快,效果也不错。但对养殖动物同样伤害巨大,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般养殖不建议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