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中,英雄曹操为何落得一个"奸贼"的头衔?
的人,奸贼,演义《三国演义》中,英雄曹操为何落得一个"奸贼"的头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演义》中,英雄曹操为何落得一个"奸贼"的头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从作者写的《三国演义》来讲,从写作立场来讲,他站在汉朝刘汉江山的立场上来写的,刘汉王朝是正统。因此,对曹操的所做所为是有看法的。
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葛,权力太大。
3,曹操《自明本志令》中讲,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口气大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夜孤城,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国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一部小说,刘备是汉室正统,名正言顺,就算是个几万个皇叔中的一员,但动静闹大了,这皇叔头衔就有用了。而曹操之所以被称为奸贼,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劫持之后,曹操把他抢到了许县,并改名为许都。给各诸侯分封了官职,自己为丞相,后为魏王,大权独揽,架空皇帝,汉献帝写下血书衣带诏诛杀曹操,曹操杀了董承一家七百余口,怀孕的皇后也未能幸免,魏军只知道曹操令不知道天子令。曹操当上魏王后,待遇提升,赞拜不名,也就是上朝不用再通报曹操的名字了。入朝不趋,过去上朝要小碎步以示尊敬,曹操可以不用小碎步了,大摇大摆的就可以进了。剑履上殿,古代上朝要解下兵器,脱鞋光脚上殿,(估计大殿里味道也不会太好,汗脚的大臣几天就会被逐出朝堂),曹操也不用光脚了,每天可以秀一下新买的鞋了,还能带刀上殿,好威风啊。而且破了刘邦异性不能称王的规矩,这在汉臣眼中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就连他的第一谋士荀彧都跳出来反对他。所以,这一条是被称为奸贼的重要原因。
二 生性多疑,做梦好杀人
曹操平时跟身边的人说,我做梦好杀人,都离我远点,其实曹操就是搞刺杀出身的(当年刺董事件虽然未成功但也让其名扬天下了),知道想杀自己的人往往就在身边信任的人之中,所以,故意这么说。有一次睡觉,仆从看他被子掉了,要给他盖被子,被他一剑杀了。还说是做梦杀的,经过这件事睡觉时再没人敢近他身。
三 军粮殆尽,诛杀粮官王垕
三国演义中,有一次曹操攻打袁术,两军对峙,军粮不足,王垕问曹操怎么办?曹操说用小斗称粮,先挺着,结果,底下士兵不干了,都怨声载道,曹操为稳军心杀了并未犯错的王垕,并称王垕克扣了军粮你自己并不知情。
四 诛杀名仕崔琰、孔融,逼死荀彧。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四岁让梨传为佳话,但这个人就是爱抬杠,曹操说一句他怼一句,终于有一天曹操实在受不了了,就把他全家都杀了。崔琰是说了一句“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曹操那阵正想着要当魏王,一看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唧唧歪歪,我先杀鸡给猴看,都给我闭嘴。荀彧在曹操称王之后对其很失望,二人出现裂隙,曹操赐给他一个空的食盒,荀彧看了就明白了,自杀了。孔融、崔琰包括杨修都是当时的名仕有大批的粉丝,杀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舆论哗然,文人墨客自然不会对曹操笔下留情。而荀彧为曹操出生入死,鞠躬尽瘁最后闹了个自尽的下场,都觉着他刻薄寡恩,所以,这也是被骂的原因之一。
五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曹操在刺董之后遇到陈宫,二人逃命时,投奔到吕伯奢庄上,吕伯奢去买酒,家里人杀猪招待他,曹操误以为他们要报官,将吕伯奢家人都杀了,二人随即出逃,路上遇到吕伯奢打酒回来,曹操把他也结果了,陈宫说:刚才是误杀,这又是为何?曹操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中曹操是奸贼,而真正的曹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诸侯混战的局面,用他自己的话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确是这样的,政治上没有绝对的对错,曹操被后世称为“奸雄”实在是太贴切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次回答这样的问题,让人感到心情沉重,不为别的,只为历史上翻云覆雨的是非观、价值观。中国民间有句话叫做盖棺定论,事实却是当一个人百年之后,未必能够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平凡人如此,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们更是如此。
正如曹操,生逢乱世,一个灵魂里流露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忧国忧民情怀,即使人到暮年,依然壮心不已的英雄,却在身后留下“奸贼”的称号,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悲哀。
曹操之所以留下如此“臭名”,是和创作《三国演义》的罗贯中身上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
一、曹操的“奸贼”称号,源于宋明理学的影响
大凡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武帝时,董仲舒从“天人感应”说出发,提出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改造了儒家思想,适应了当时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从而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然而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战不休,遂演变为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局。乱世中,外来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开始受到青睐,儒家“天人感应”的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儒家思想的伟大,就在于其包容性。经过儒、佛、道三教不断融合,终于在宋朝形成新的儒学,也就是宋明理学。以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人为代表,经他们长期努力,儒学变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宋明理学。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旨在树立人们的正统意识和忠君观念。
罗贯中生活的元明两朝,恰恰是理学大放光彩的时代。元明两朝统治者极力以理学来匡正人心,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理学摇身成为官方哲学。因而,罗贯中身上受到了理学的极大影响,忠君观念和正统意识使罗贯中必然对笔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满是傲慢与偏见,使曹操落下个奸贼的恶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